吐穀渾。
鎮國公府書房。
尉遲恭看著手中的玉印,嫌棄地丟到一旁。
“他們如今已經沒有資格,更不配要求本公。”
“況且,本公與他們,目的從來都不相同。”
“道不同,不相為謀!”
劉文靜被尉遲恭的動作嚇了一跳,趕緊拿起玉印。
仔細查驗,見沒有破損,這才鬆了一口氣。
這枚玉印,可是世家的信物。
持有此玉印,可以隨意調動各地世家的勢力。
若是放到前隋,若楊玄感反隋時,有此玉印在手。
這天下說不定早就被楊玄感掌控。
那他如今至少也是公侯之身。
也不必此時,在此仰人鼻息,受人差遣。
看著眼前一身華貴的尉遲恭,劉文靜心中羨慕不已。
“公爺,多一個朋友,多一分勝算。”
“就算公爺不喜世家,此時與他們翻臉,得不償失。”
“為了大業,公爺可先穩住這些世家。”
“待成事之後,再秋後算賬,可好?”
聽到大業二字,尉遲恭心中有些好笑。
在父母兄弟,大姐餓死在他眼前之時,他心中的大業從未改變。
那便是除去殺光這些世家,以告親人的在天之靈。
看著一臉央求的劉文靜,尉遲恭微微頷首。
“陛下此時,命本公前往神都。”
“劉先生,可有何見解。”
聽聞此言,劉文靜心中一喜,分析道。
“如今,天下各地將領,皆往神都聚集。”
“陛下派人前往各地,代為掌管當地軍權。”
“就連鎮南王,皇後胞弟所鎮守的江都,陛下都有派人前去。”
“唯獨公爺的吐穀渾,陛下隻是派人告知公爺參會。”
“並未見陛下派人接管公爺手中軍權。”
“可見,陛下對公爺的信任。”
“有這份信任在,日後大業,可多添幾分勝算。”
聽聞此言,尉遲恭苦笑一聲,心中歎息。
新城他守了三年,吐穀渾他守了八年,且無怨無悔。
若是因此換得陛下的信任,這份信任不要也罷。
劉文靜看了眼神都方向,一臉驚歎。
“不得不說,陛下手段極其高明。”
“竟想到這樣的法子,讓各地將領乖乖交出手中軍權。”
尉遲恭點點頭,回憶起初遇陛下時的情景,淡淡道。
“陛下向來如此,無需大驚小怪。”
劉文靜笑著附和,繼續分析。
“雖說如此,但是陛下此舉無疑寒了諸位將領的心。”
“這對公爺日後的大業,說不定有意想不到的幫助。”
尉遲恭擺擺手,不願再提及此事。
這些年,在陛下的治理下,天下太平,百姓富足。
如今百姓的生活,與前隋公侯家無異。
陛下做到了,當初與他說笑時的暢想。
場景雖有些模糊,但他依稀記得陛下那時的豪言壯語。
老有所依,幼有所養,海晏河清,天下太平。
如今他已有妻兒,又有鎮國公的封號。
身份地位遠勝當年。
心中那絲對陛下的怨憤,隨時間慢慢淡化。
此時,他有些不忍打破如今美好的局麵。
可如今的局麵,已經由不得他。
正在他感懷之時,書房門突然被人推開。
兩聲軟軟糯糯的聲音傳來。
“爹爹……”
隨著聲音,兩道小小身影蹦蹦跳跳闖了進來。
兩個粉雕玉琢的孩子,衝進書房。
熟練地來到尉遲恭腳下,一人抱著一隻腳,向上爬。
邊爬還邊互相較勁,口中不停喊著。
“爹爹……爹爹……抱抱……”
本欲斥責兩人沒有規矩,隨意闖入書房。
但聽著這一聲聲呼喊,尉遲恭心中軟了笑臉。
黑臉上帶著笑容,一手一個,抱起兩個龍鳳胎,在懷中逗弄。
兩個孩子,在尉遲恭寬厚的臂彎上打鬧,咯咯笑著。
聽到這笑聲,早已等候在書房外的裴氏走進書房。
朝劉文靜微微欠身後,來到尉遲恭的身旁。
接過其中一個男孩,笑著開口。
“公爺,寶林如今四歲了,也該啟蒙了。”
“臣妾聽說,魏丞相家的孩子,如今在空中陪皇子、公主們念書。”
“公爺可否,也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