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姓 名:楊**
畢業學校: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
高考成績:總分653 語文120 數學150 英語134 文綜239 少數民族加分10
院 係:北京大學經濟學院
在今年北京市高考數學中,我取得了滿分150 的成績。這是我曾經幻想過的結果,但是當我真正達到它的時候,反而沒有想象中的狂喜,甚至有些難以置信。短暫的歡喜過後,看著成績單,我更多的是感慨與欣慰。感覺就像登山一般,當我們在山下時往往欣羨山上的風景,並且為之前進。在登山的過程中,我們漸漸明白隻有專注於腳下的每一步,才能到達山頂。因而到達山頂之後,我們知道這些美景都是由汗水帶來的,反而更多的是沉穩和淡然。
一、初識數學
我並不是一個成績一直很優異的學生。高的時候 ,因為貪玩和懶惰,各科成績都不太好,最差的時候考過年級198名,總體成績基本上都是在100名左右徘徊。而由於初三的時候,我的數學成績基本上都是滿分,所以上高中後,有點沾沾自喜,不那麼努力地去學數學了。因而,初識數學,我並沒有完全學進去。
沒有人在不付出努力的情況下就可以收獲成功。我猶記得當時的學習狀態是上課認真聽講並且做老師布置的習題,但是下課後,我便拋下了數學,幾乎沒有認真做過習題冊。剛開始的時候,數學還能拿到135分左右,但是隨著課程難度的加大,之後的年,我越來越跟不上節奏,有時候上課也聽不太懂,慢慢地得不了平均分了,到最後的期末考試,120的滿分僅考了80分。
高一一年,與數學的接觸就這麼草草而過。這年的不努力地給我之後的學習造成了比較大的障礙。在這裏寫出來,我既是想讓學弟學妹們以此為戒,同時也希望能為基礎不好的同學加油打氣。
二、歡娛而行
就這樣,來到了高二,我進了文科重點班。達延俊老師來教我們數學。當時,班主任朱老師說,達老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我們班一定會有許多同學上140分的。我當時就發出了驚歎聲“140……”。現在想想,我要特別感謝達老師對我在學習和考試狀態上的幫助,沒有達老師的幫助,我肯定也不會愛上數學,不會最終超越自己得到這個分數。
我開始下定決心學好數學是在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後。 那次月考,滿分100分的試卷我僅考了47分(最高分在70分左右),當時我想照這樣下去,肯定會因為數學成績而退出文科重點班。但是當時我並沒有什麼經驗,於是便開始了“偉大”的刷題工程,但效果並不是很好。我拿著一本高考總複習的書在做,但是選擇題一錯就是一堆。因此,盡管我花了很多時間,做了許多題,但是成績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在這樣刷了一周多的題後,轉折點來了。達老師叫我拿著月考試卷去辦公室找他。當時的我,既興奮又緊張。我一直想向達老師表達我的困惑,比如怎麼去學數學,但是由於上次的數學成績太差,一直不好意思。那次談話,達老師告訴我題不在於多,而在於整理和用心。做題時不僅僅要做題本身,還要考慮題後麵隱藏的數學思想,比如數形結合思想等。
後來上課的時候,我發現達老師可能會花1個多小時的時間來計算一道很複雜的題目。當時我就想無論多麼難的題目,既然老師能算出來,那麼一定是有方法的。後來,看著達老師做出每一道題後發自內心的愉悅表情,我漸漸地也感受到了做數學題的快樂。同時,達老師還會與我們平等交流。隻要一位學生有新穎的想法,達老師都會認真去整理,之後給每一個同學講解 並且鼓勵學生之間進行交流。
我想正是在達老師的引導下,我慢慢地喜歡上了數學。再加上同學之間的幫助,我們班的數學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到了這個時候,我再也不是僅僅因為分數而去學習數學,而是由於對知識的渴求。
三、他山之石
與數學結緣後, 我便開始思考怎樣提高我的數學成績。因為當時數學成績一直在120分左右徘徊,得不了高分。特別是上了高三之後,高一知識點薄弱的問題就完全顯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