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言,趕緊記下重點,隨即勻了勻手裏的麵團,也開始擺盤。
接下來就要開始發酵了,隻見杜溱芸把鐵盤放在一個木箱裏,木箱下方是鏤空的,然後在木箱底部放了一盆熱水。
沒辦法,條件有限,自己也隻能做個簡易發酵箱了。
“這一步叫發酵,關乎麵包的口感。底部熱水是關鍵,一旦水汽變小必須更換,不可疏忽。
“發酵約半個時辰,見麵包變大兩倍即可。”
做完後,杜溱芸便去了石窯旁,利用發酵的這段時間開始生火。
眾人都非常期待最後的烤製,隻有王卓不屑一顧。他始終覺得不就是一點麵粉和糖,能做出多好吃的東西。
不過這也不怪王卓,本來這就是現代技術的產物,古代人是很難想象其味道的。
不過,欸嘿,今天他就見識到了。
經過一陣等待,石窯裏已經烈火熊熊,麵團也發酵到最佳程度。
杜溱芸沒有磨嘰,一陣行雲流水,麵包就進入了石窯進行烤製。
“我拿給趙掌櫃的石窯圖紙是設計好的,在旺火下,隻需烤製一刻鍾即可,務必嚴格進行。”
等待麵包烤熟的這段時間眾人感到十分煎熬,因為他們似乎聞到了石窯裏散發出來的香味,並且越來越濃,王卓也開始感到詫異。
在眾人焦急的目光中,杜溱芸見時間已到,當機立斷,吩咐道:
“開!”
於是便有一個小工上前,將石窯口的擋木拿開,用鉗子將鐵盤夾出來。
放眼望去,先前的白麵團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五個金燦燦的麵包。
眾人在麵包出爐的一刻隻感到一陣奇香直撲麵門,一瞬間,仿佛全身的勞累都被滌蕩,有人甚至激動到流淚。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被香哭了。
此刻的王卓也是震驚無比,他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杜溱芸說那幾樣原料難尋,為什麼趙掌櫃如此重視,要是自己早點明白,也不會這般猜忌。
等眾人驚歎完後,也顧不得燙,一人拿起一個麵包就開始品嚐起來。免不了又是一陣誇讚。
......
等後麵幾爐麵包烤製完後,眾人便收拾東西準備打道回府,今天的收獲太豐富了,他們要回去和其他人分享。
王卓也表示,自己回去要請示趙掌櫃,準備明天在玉祥齋大搞活動,邀請杜溱芸參與。
杜溱芸當即同意,然後把答應好的配料交與幾人,送走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