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王旭帶著三千士卒返回了高平城。
但他並沒有進城,在城外就與王諺和徐瑞辭行。之所以不回家一趟,是因為怕家的溫暖磨滅了心中的銳氣。
而在說出自己的原因以後,也得到了王諺和徐瑞的高度讚同。
徐淑和王飛當然也沒有回去,徐淑是始終堅持不肯離開王旭,而王飛則希望和王旭一起去外麵闖蕩,建功立業。
本來王諺顧及到失去了軍隊後王旭等人的安全,還打算把家裏包括王穩在內的五個武藝最強的食客全部安排隨行。
但卻在王旭的再三勸阻中打消了,畢竟王旭三人武藝本就不弱,一般情況下不會有什麼危險。而如果是戰爭之中,多幾個高手護衛也沒什麼用,反而不如留在家中,倒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而且人多了反而不易便宜行事。所以最終也隻帶了一些口糧,錢財和各自的武器。
依依惜別之後,王旭三人在王諺和徐瑞的再三叮囑中緩緩踏上了征程……
這一次由於是輕裝便行,王旭三人雖然沒有刻意趕路,但也僅僅三日就抵達了山陽郡首府,昌邑。
猶豫當前形勢緊迫,王旭也無心留意首府的繁華,直訪太守府,並且在通過護衛稟報後迅速得到了袁遺的接見。
“哈哈!王旭賢弟,你總算來了。”因為袁家和王家是世交,而且按照祖輩相交的輩分來算,袁遺與王旭應是同輩,所以就這樣親熱的稱呼王旭。
看到從後堂走來的袁遺,王旭頓時疑惑起來。“伯業兄如何知道我要來呢?”
“令尊的快馬書信前日就已到達,我又怎麼不知呢?”說著,袁遺徑自在正上方的主人位上跪坐了下來,並微笑著示意道:“諸位請坐!”
待王旭三人落坐後,袁遺才再次開口道:“你的來意我已經明白了,以你的才華能為國出力實在是可喜可賀的事情。你早前擊退黃巾進犯之事,我也已經如實上奏。”
“伯業兄過獎了!”微微一笑,但王旭卻不想再繼續客套下去,不由直奔主題道:“不知道朝廷現在是何對策?”
見王旭目露擔憂之色,袁遺笑道:“賢弟莫要過於憂心,麵對此次黃巾賊寇的叛亂,朝中也作出了應對之法,剿滅他們隻是時間上的問題而已!”
“哦?不知道是如何布置的?”
袁遺此刻已經沒有了前幾日初見時的憂慮,從容一笑,才對著滿臉急切的王旭緩緩說道:“日前,陛下已任命河南尹何進為大將軍,封慎侯,率左右羽林軍屯都亭,整修軍械,以鎮京師;並在函穀、太穀、廣成、伊闕、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八大關卡設置都尉駐守要地。後來又聽從北地太守,皇甫嵩建議,解除黨禁,赦免天下黨人。”
說到這兒,袁遺也有些止不住地興奮起來。“黨人一赦,豪傑猛士無數,這黃巾賊寇還有何懼?而且,陛下還同意拿出中藏府的錢財和西園驥廄中的良馬,賞賜給出征的將士。同時,征調全國各郡府及各大營精兵分擊黃巾賊寇。”
“三天前又已任命當世大儒盧植為北中郎將,持節,以護烏桓中郎將宗員為輔,統領北軍五校的一部分,以及河北諸郡府兵征討冀州張角主力。又改任皇甫嵩為左中郎將,朱儁為右中郎將率領北軍五校其餘士卒和三河騎士,以及京師的武猛之士共計四萬多人共同鎮壓潁川賊寇。此二處賊寇最為精銳,也是黃巾主力,隻要能攻克,那麼黃巾餘孽皆不足為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