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諸葛亮收尾(1 / 2)

徐盛迅速趕回了鬱林,隨後一言不發,直接下令兩日後出征蒼梧!

顏良不解,深感疑惑,匆忙尋到他問說:“文向,這是為何?主公可沒有出兵的授權,如果沒有命令,妄自出兵可是抗命之罪,不如先傳報孔明再做定奪?”

可惜這次徐盛下定了決心,堅定搖頭道:“弟兄們在另一處戰場浴血奮戰,用血淚澆灌著前路,身為主將,我必須與他們同在!此戰無論如何,所有過失由我一力承擔!”

顏良見勸不住,又害怕徐盛一時衝動犯下大錯,不由叫上典韋連夜奔赴山間那條小道,查看究竟是什麼讓徐盛這般發瘋!

兩人花了兩日一夜急行,最終趕在大軍出征前返回。

徐盛當然知道他們去做什麼了,也沒有阻攔,畢竟二人乃是副將,如果彼此生隙,也不利於大軍行動,他可並非失去了理智。

結果,兩人回來後,見到徐盛皆是一人丟下了一句,轉身就回軍營備戰。

“我打先鋒,你們別和我爭!”典韋說。

“不拿下蒼梧,我告老還鄉!”顏良說。

徐盛笑了,他很清醒,以陸遜那邊如今的士氣,會給交州帶來什麼,而他又需要做些什麼!

次日清晨,鬱林大軍出征,直奔蒼梧軍事重地猛陵。

猛陵縣城位於蒼梧西部,屯駐重兵,是江東防備楚國的前沿重地,在其西邊不到百裏,就是蒼梧郡府廣信。

徐盛出兵的目的,除了為陸遜所帶的那支軍隊所感動,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確定了成功的可能性!

擁有那樣堅定的信念和無堅不摧的意誌,還有什麼是不可能完成的。

作為究竟戰陣的名將,他很清楚要借助這股勁頭,一鼓作氣!

現在他需要做的,就是擔下所有的責任,並且在正麵戰場不惜一切代價吸引住江東的注意力。

江東方麵當然頗為緊張,一麵大罵楚國背棄早前的盟約,一麵緊張備戰。

周瑜為確保蒼梧的安全,還特地從南海郡派遣五千兵士增援而來,隻是他也不敢抽調更多,畢竟南海北部邊境洭浦關是巨大威脅,守將趙雲和龐統在得知徐盛出擊的消息後,雖然一頭霧水,但還是果斷選擇配合,調動頻繁,大軍時刻準備出動,隻要稍有機會,必定發出猛烈攻擊!

諸葛亮也很快得到上報,他更是一頭霧水,因為徐盛壓根兒沒給他說陸遜那事兒。

不過,諸葛亮個性穩重,當即派人到鬱林暗查,最終在鬱林太守程秉那兒取得突破,這才得知始末。

程秉也是沒辦法,本來陸遜那件事就隻有徐盛和他知道,徐盛和陸遜曾一起懇請他隱瞞,他也不好不答應,畢竟兩人也是完全為楚國著想,反正也不該他擔責,隻需全力配合便是。

此刻諸葛亮親自派心腹來追問,他就瞞不住了,必定諸葛亮是王旭親自授權統鎮交州的人。

得知始末後,諸葛亮非常憤怒,可也知道現在的局勢不容反悔,趕緊行動起來。

準確的說,他是在給陸遜和徐盛他們不完備的計劃擦屁股!

早前沒有戰事的情況下,陸遜的行動進行得隱秘,又是在人跡罕至的地方,因此江東發現的可能性很小,可隨著這種秘密運輸工作的持續,早晚會被江東細作探知,並作為疑點上報。

諸葛亮在得到詳細情況後,略作思考,第一句話便是責備地說:“此等大計就算要實行,也需周全考慮,焉能這般草率,幸好徐盛出兵及時,若再晚上十天半月,陸伯言的一切付出都將付之東流!”

別人沒想到,但他既然想到,就不會容忍這種事情發生,當場就寫信給鬱林太守程秉,讓其立刻召集郡內所有能調動的郡府兵,開始無意義地循環往複運輸糧食和各種物資,以做到別說江東分析不出來,連自己人都要分不出數量、種類和目的地為標準。

同時,他也火速率兵奔赴合浦郡北部的朱盧縣,從西南方威脅蒼梧郡,還大張旗鼓地在合浦郡內做出各種物資征調,配合徐盛做真要全力進攻的假象。

可以說,諸葛亮的部署是及時的,鬱林偷偷運送物資雖然數量小,又很隱秘,可終究太過平凡,也太過持久,早就被江東那邊注意到,一直在探查鬱林逐漸缺少的物資究竟送到何地。

特別是隨著時間的持久,本來以為隻是尋常調度的江東細作,更加覺得此事可疑,探查的力度逐漸加大,如果不是諜影部眾始終在活動,不管江東細作做什麼,總之都要破壞,那麼這事兒恐怕早暴露了。

當然,諜影的奉獻,交州這邊的文臣武將是什麼都不知道的!

程秉得到信後,才領悟到這巨大的紕漏,當即按照諸葛亮的意思部署。

不得不說,這招用得很精明,頻繁的物資調配,讓江東細作可是花了眼,更是耗費了大量精力去做無用功,再加上戰事開啟後,整個諜影會隨之進入戰備狀態,全力運作,徹底讓江東細作精力分散,獲取真正情報的時間無限延長。

且諸葛亮、趙雲、龐統等人又不管是知道,亦或者不知道,總之都順勢配合,如此局勢下,才真正促成了最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