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我的學校我作主(二)(2 / 3)

為了能了解到最新的貨品生產進貨消息,每到一地,林新貽都下大功夫與商店采購員搭上線,詳細了解當地的供銷采購情形。大體上來講,全國都差不多的一種狀況:

供銷社屬下的商店,是要向係統內的倉庫調撥進貨的,由倉庫直接到生產廠家進貨。這段時間,生意好的、人氣旺的商店,東西往往上午一上架,下午就被一搶而空了。

怎麼辦?要生意稍微差點的商店撥貨,可人家硬是不肯,貨源也不充足啊。為此,雙方常常會發生激烈的爭吵。

到廠家去進貨,更不容易,好多東西都要靠關係才能進到貨。

比如就算是肥皂這般不起眼的東西,平日裏那是化工廠百般哀求,百貨商店才會百般不願意地象征性收上幾箱賣。現在整個兒反轉過來,商店經理要親自到化工廠走後門,才能弄到幾十箱;若是某些不常賣的物品賣斷貨,就比如21金維他,不是采購員的職員,也都會被領導下令去弄貨。

而為了能完成任務,就連從不求人的老實人,都會絞盡腦汁地讓朋友幫忙。就這般,惡性循環,以至於全國人民皆在跑采購。

綜上所述,林新貽越發的肯定此次全國爆發的物價搶購風馬上就要來到,而且應該是從北向南波及。不是不到,而是時機未到,等到搶購風潮徹底席卷全國、形勢逼人之際,便是自家賺錢的絕好時機。不趁此機會趁火打劫還待何時?

從市一中校辦工廠分割出來的超市規模相當大,林新貽非常具有前瞻性地把超市劃為九大區塊,如幹貨區、食品區、服裝區、生鮮區等等,每個區塊大約都500平米左右,反正原校辦工廠夠大。而貨品也很齊備,日用品、食品、百貨、蔬菜、家具、家電等是應有盡有,並按照各個分區擺放得整整齊齊,這早已超越了普通百貨商店的範疇,完全絲毫不比外國同時期的大型綜合賣場差。在林新貽的規劃中,日後超市將以生鮮為主打。

在市一中原校辦工廠副廠長、現神馬超市臨時負責人占軒輝的陪同下,超市實際掌舵人林新貽正仔細地視察著自己自己親手打造出來的新生事物。

導購和理貨員大部分都是麵向一中教師家屬招收的女性,這素質上自然不會太差。而小部分則是原來的校辦工廠員工,她們麵臨著下崗,是超市挽救了她們,自然對待工作的態度都是積極的。

在超市裏,所有的員工都穿戴著統一的淺紅色整潔的工裝,佩戴著工牌,麵上帶著經過了近一個月強化突擊培訓才換來的職業化甜美的微笑。

整個超市顯得異常的整潔,看不到一絲肮髒之初。每個貨架與貨架之間距離顯得極為寬大,平均間隔均在一米以上,讓人一望就感到舒坦。而每個員工見到林新貽都是大聲地麵帶微笑地鞠躬問好,這也是林新貽特別叮囑過的。賣的東西可以不好,但服務態度絕對要好。

超市的顯目位置均有一疊的購物籃,任由顧客自行拿取置物,這也是普通商店所沒有的。

占軒輝有點小禿頂,才不到三十歲的年紀,那腦門上就沒剩幾根頭發了。鼻梁上架著幅金邊眼鏡,很有主管經理的派頭。他諂媚地說道,

“林,林.”林字說了半天,後半截話說不出來了。畢竟叫林同學吧,不好。叫小林吧又有點顯得不夠尊重。林老板,俗。叫什麼可把占軒輝給憋壞了。

“大師。您看這超市的名字還沒起,工商局都追問好幾天了。”思慮再三,還是跟著唐伯衡叫保險些,占軒輝在陪同唐伯衡及林新貽的時候曾經聽到唐伯衡稱呼林新貽為大師。

“不是都跟唐校說好叫神馬超市了嗎?怎麼,他沒跟你講清楚?”林新貽詫異地問。

“可能唐校實在太忙了,沒告訴我們超市的名字。”占軒輝撓了撓沒剩幾根頭發的腦門,不好意思地答道。

“沒名字你們居然也能把執照給辦下來?不錯嘛!小占你還是滿能幹的,我看好你。”林新貽邊走邊不吝誇讚地狠狠拍著占軒輝的肩膀。

雖然半邊肩膀都被林新貽給快拍斷了,可那是老板的賞識,傷不起也得傷啊。

“大師您不是要求我們盡快開業嘛,再加上我與工商稅務那邊都有些關係,於是就特事特辦了,先開業,店名後補。這不,他們開始催我們了。”

林新貽瞅著這占軒輝挺上道的,若肚子裏真有點貨色,日後不妨就讓他出任永軒超市的掌門人。

林新貽把整個超市從南至北轉了一大圈,最後還去了儲備倉庫參觀了一下,共耗時三十分鍾。貨架上的物品經過幾個月的不懈努力進貨,基本上把能補全的都補全了,還有欠缺的那是全國性的缺貨,就算天王老子去了也進不了貨。而倉庫的存貨按林新貽的估計,正常情況下應該能支撐整個流花市一個星期的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