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八戒、沙僧跟黃袍老怪戰鬥了三十個回合,不分勝負。你知道是怎麼不分勝負的嗎?若是單論起賭鬥的手段,別說是八戒、沙僧他們兩個,就是二十個他們加起來,也打不過那老妖。隻是因為唐僧他命不該絕,暗中有那護法神在保護著他;半空中又有那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在暗中幫助著八戒、沙僧。
先不說他們三個在空中戰鬥,卻說那長老在洞府裏悲傷啼哭,想念他的那兩個徒弟,眼中流淚道:“悟能啊,不知道你在哪個村中遇到了善友,貪吃著齋飯;悟淨啊,你又不知道是往哪裏去找他了,你們兩個能不能遇到啊?豈知我遇到了妖魔,正在這裏受難呢!什麼時候能夠會著你們,逃脫大難,能早去靈山啊!”
三藏正在啼哭煩惱的時候,忽然看見從那洞府的深處走出一位婦人來,她用手扶住定魂樁,叫道:“那長老,你從哪裏來?為什麼被他給綁縛在這裏?”
三藏聞言,停住流淚偷眼觀看,看見那婦人約有三十歲左右的年紀。
他於是就說道:“女菩薩,不用問了,我也是該死了,自己走進了你家的門裏來。要吃就吃了吧,還又問什麼?”
那婦人道:“我不是吃人的妖怪。從這裏往西走三百裏遠,那裏才是我家所在的地方。那裏有一座城池,叫做寶象國。我是那國王的第三個公主,乳名叫做百花羞。隻因為在十三年前,八月十五那天的晚上,我正賞月的時候,被這妖魔一陣狂風給攝了過來,給他做了十三年夫妻。在這裏生兒育女,一點消息也沒有傳回朝中。我日思夜想我的父母,卻不能與他們相見。你是從哪裏來的,才被他給拿住了?”
唐僧道:“貧僧乃是被差使往西天去取經的,沒想到散會兒步,就誤撞到了這裏。現如今他要捉拿住我的兩個徒弟,一齊給蒸了吃呢。”
那公主賠笑道:“長老請放寬心。你既然是去取經的,我救得了你。那寶象國就在你西去的大路上,你給我捎一封書信去,拜上給我的父母,我就叫他饒了你吧。”
三藏點頭道:“女菩薩,若是還能救得了貧僧的性命,貧僧願意去做那捎書寄信的人。”
那公主急忙轉回洞府後麵,立即寫了一紙家書,封口固定停當後,來到定魂樁前把唐僧給放了,又把書信交給了他。
唐僧得以解脫後,手中捧著書信,說道:“女菩薩,多謝你的活命之恩。貧僧這一去,路過貴處,一定會送到國王那裏。隻是恐怕日久年深,你的父母不肯相認,到那時我也沒辦法做什麼?事情沒辦成的話,你千萬別責怪我貧僧說了假話。”
公主道:“沒關係,我父王沒有兒子,隻生了我們三個姐妹,若是看見了這封書信,必然是會找你詢問的。”
三藏緊緊的袖好了家書,感謝公主後,就要往前門走去。
公主卻扯住他說道:“前門那裏你出不去!那些大小的妖精,都在前門外搖旗呐喊,擂鼓篩鑼的,在給那跟你的徒弟們廝殺的大王助威呢。你往後門那裏走吧,若是再被大王給捉拿住了,還會審問審問你;隻是怕你若是給小妖兒們捉住了,他們不分好歹,夾生的吃了你,反而會傷了你的性命。你在後門外,等我去大王麵前,幫你說個方便。若是大王肯放了你啊,等著你的徒弟們跟大王討個示下,好去找到你一起走。”
三藏聞言,給公主磕了頭,謹慎的聽從了她的吩咐,辭別公主後,躲到了後門的外麵,不敢自己行走,就把身體藏在了荊棘叢中。
卻說公主娘娘,心中已經有了巧妙的計策,急急往前門走去,出來前門後,分開大小群妖,隻聽到叮叮當當的,兵器碰撞的聲音,是八戒、沙僧跟那黃袍老怪在那半空中正激烈的廝殺呢。
這公主就厲聲高叫道:“黃袍郎!”
那妖王聽到公主的叫喚,就丟開八戒、沙僧,按落雲頭,一隻手揪住鋼刀,一隻手攙扶著公主,問道:“渾家,有什麼話要說?”
公主道:“郎君啊,我剛才在床帳內睡覺,夢境中,忽然看見了一個金甲神人。”
妖魔道:“是哪一個金甲神?上我門來幹什麼?”
公主道:“是我幼年的時候,在皇宮裏麵,對神仙暗中許下一樁心願:若是能夠招到一個賢郎駙馬,就要上名山,拜仙府,齋僧布施。自從配了你後,我們夫妻歡會,卻到現今也沒有提起過這樁心願。那金甲神人來討要誓願,把我給喝醒了,發現卻原來是南柯一夢。因此,我急忙整理好儀容來告訴郎君,沒想到那定魂樁上綁縛著一個僧人,萬望郎君慈憫,看在我的薄意上,饒了那個和尚吧,隻當是給我齋僧還願了,不知道郎君你肯不肯?”
那妖魔道:“渾家,你卻是多心呐!什麼打緊的事。我若是想要吃人,哪裏不能去撈來幾個吃吃。這個把的和尚,到得了哪裏呀,那就放他走吧。”
公主道:“郎君,放他從後門那裏走吧。”
黃袍道:“不耐煩管他呢,把他放走就行了,又管他走什麼前門還是後門呢。”
他於是就又抄了鋼刀,高聲叫道:“那豬八戒,你過來。我不是怕了你,不跟你繼續戰鬥,看在我渾家的分上,已經饒了你的師父。你趁早去後門口,找到他,往西方去吧。若是再來冒犯我的地界,定然不饒!”
那八戒跟沙僧聽到這些話,就如同是從鬼門關上放回來的一般,急忙去牽馬挑擔,鼠竄一般的跑走了。他們轉到那波月洞的後門外麵,叫喊:“師父”,唐僧認出了他們的聲音,就在那荊棘叢中出聲答應了。沙僧就扒開草莖,攙扶出唐僧,慌忙的把他給扶上了白馬。這正是:
狠毒險遭青麵鬼,殷勤幸有百花羞。鼇魚脫卻金鉤釣,擺尾搖頭逐浪遊。
八戒在前麵引路,沙僧在後麵跟隨,走出了那黑鬆林,轉到去西方的大路上。一路上八戒跟沙僧他們兩個相互埋怨,嚌嚌嘈嘈的在那又急又亂的爭吵,三藏隻能是不斷地調解。他們到了天黑就先去找地方投宿,早上雞鳴了又繼續上路。一程又一程,長亭短亭的,不覺間就走了二百九十九裏。猛然間抬頭,隻看見了一座好城,就是那寶象國。真是一個好地方:
雲渺渺,路迢迢,這裏雖然是在千萬裏之外,景物卻是一般的豐饒。瑞靄祥煙籠罩,清風明月招搖。高聳險峻的遠山,像一幅大開的圖畫;潺潺湲湲的流水,像碎裂迸濺起的美玉。
耕種的田地阡陌相連,種植著足夠食用的糧食新苗。外城的外城,內城的內城,固若金湯;家的家,戶的戶,隻鬥逍遙。九重的高閣如殿宇,萬丈的層台似錦標。
取經的長老,看到這寶象國繁華的景象就像是長安城,回首大唐心中肝腸寸斷的想念。
師徒三人,於是就收拾好行李、馬匹,安歇在了寶象國的館驛中。
然後唐僧獨自一人步行到了那朝門外,對閣門大使說道:“有唐朝僧人,特來麵見聖駕,需要倒換通關文牒,乞為轉奏轉奏。”
那黃門奏事官,連忙走到白玉台階前奏道:“萬歲,唐朝有個高僧,想要求見陛下,來倒換通關文牒。”
那國王聽到是從唐朝大國來的,並且又說是個方上的聖僧,心中甚是歡喜,立馬就準了奏,叫道:“宣他進來。”
把三藏宣到金階前,他向國王舞蹈山呼禮過後。
兩邊的文武多官,無不感歎道:“上邦人物,禮樂都是如此的雍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