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三藏師徒們打開欲網(指妨礙修行的各種欲望),跳出情牢(指妨礙修行的種種情欲),放馬繼續西行。走了多時,又到了夏盡秋初,新涼透體,隻看見那:
急雨收殘暑,梧桐一葉驚。螢飛莎徑晚,蛩(qióng,蝗蟲)語月華明。
黃葵開映露,紅蓼遍沙汀(tīng,水邊平地)。蒲柳先零落,寒蟬應律(指季節,氣候)鳴。
三藏正在行進時,忽然看見一座高山,山峰插上碧空,真個是摩星礙日(觸到星星,遮住了太陽,形容山高)。
長老心中害怕,叫悟空道:“你看前麵這山,十分的高聳,隻是不知道有沒有道路通行。”
行者笑道:“師父說的哪裏話。自古道:‘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豈會沒有道路通達之理?可放心地前去。”
長老聞言後,喜笑花聲,揚鞭策馬前行,直接上了高岩。
行走了不過幾裏路,看見一個老者,鬢角蓬鬆,白發飄動;胡須稀朗,銀絲擺動;脖子上掛著一串數珠子,手中持著龍頭拐杖。
老者遠遠的站在那山坡上,高聲呼喊:“西進的長老,先暫時停住馬,緊緊兜住玉勒(套在牲畜頭上帶嚼子的籠頭)。這山上有一夥妖魔,吃盡了閻浮(泛指人間世界)世上人,不可再往前進了!”
三藏聽到這些話,大驚失色。一是馬的腳下山石不平,二是自己坐不穩雕鞍,撲的一下跌下馬來,掙紮不動,躺在草裏哼哼哩。
行者走近前攙扶起三藏,說道:“別怕,別怕!有我哩!”
長老說道:“你們聽那高岩上的老者,報給說這山上有夥妖魔,吃盡閻浮世上人,誰敢去問他一個真實底細?”
行者說道:“你先坐著,等我去詢問他。”
三藏說道:“你的相貌醜陋,言語粗俗,恐怕會衝撞了他,問不出個真實消息。”
行者笑道:“我變成個俊些兒的去詢問他。”
三藏說道:“你變好了給我看看。”
好大聖,撚著訣,搖身一變,變做一個幹幹淨淨的小和尚兒,真個是目秀眉清,頭圓臉正;行動有斯文之氣象,開口無俗類之言辭;抖一抖錦衣直裰,然後拽步上前。
行者向唐僧問道:“師父,我可變得好嗎?”
三藏看見後大喜道:“變得好!”
八戒說道:“怎麼不好!隻是把我們都比下去了。老豬就是滾上二三年,也變不得這等的俊俏!”
好大聖,躲離了他們,徑直近前對那老者躬身說道:“老公公,貧僧問訊了。”
那老兒見他生得俊雅,年少身輕,待答不答的還了他個禮,然後用手摸著他的頭兒笑嘻嘻問道:“小和尚,你是從哪裏來的?”
行者說道:“我們是從東土大唐來的,特上西天拜佛求經。剛到這裏,聽到公公報說有妖怪,我師父膽小懼怕,派我來詢問一聲:到底是什麼妖精,他敢這般地攔路搶劫!勞煩公公細細說給我知道,我好把他貶解(押解犯人)起身。”
那老兒笑道:“你這小和尚年幼,不知好歹,說話不幫襯(不湊趣)。那妖魔神通廣大得很,怎麼敢就說要貶解他起身!”
行者笑道:“根據你說的,似乎有維護他的意思,你必定與他有親,或者是他的緊鄰契友(情投意合的朋友);要不然,你怎麼長他的威風,興他的氣概,不肯傾心吐膽(比喻痛快地說出了心裏話)地說出他的來曆?”
公公點頭笑道:“你這和尚倒是會弄嘴!想來是跟著你師父遊方,到處兒學了些法術,或者會驅離綁縛魍魎(傳說中的山川精怪),給人家鎮宅降邪,你不曾撞見十分狠的妖怪哩!”
行者問道:“怎麼狠?”
公公說道:“那妖精一封書到靈山,五百阿羅都來迎接;一紙簡上天宮,十一大曜個個相欽佩。四海龍曾經與他做朋友,八洞仙常常與他聚會。十地閻君以兄弟相稱,社令城隍以賓朋相愛。”
大聖聞言,忍不住嗬嗬大笑,用手扯著老者說道:“不要說!不要說!那妖精與我的後生小廝(晚輩和下人)為兄弟、朋友,也不見得十分的高明。如果知道是我小和尚要來啊,他就會連夜搬家離去了!”
公公說道:“你這小和尚胡說!不當人子(罪過)!哪個神聖是你的後生小廝?”
行者笑道:“實不瞞你說。我小和尚祖居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姓孫,名悟空。當年我也曾經做過妖精,幹過大事。曾經因為與眾魔聚會,多飲了幾杯酒睡著了,夢中看見二人用批文勾我去到陰司。我一時怒氣發作,用金箍棒打傷鬼判,嚇倒閻王,幾乎掀翻了森羅殿。嚇得那掌案的判官拿紙,十閻王簽名畫字,叫我饒了他們的打,情願給我做後生小廝。”
那公公聽了後,說道:“阿彌陀佛!這和尚說了這些過頭話,別想再長得大了。”
行者說道:“老官兒,像我這般大也夠了。”
公公問道:“你今年幾歲了?”
行者說道:“你猜猜看。”
老者說道:“有七八歲罷了。”
行者笑道: “有一萬個七八歲!我把舊嘴臉拿出來給你看看,你不要見怪。”
公公問道:“怎麼又有個嘴臉?”
行者說道:“我小和尚有七十二副嘴臉哩。”
那公公不識訣竅,隻管詢問他,他就把臉抹了一抹,立即現出了本相,齜牙咧嘴,兩片屁股通紅,腰間係著一條虎皮裙,手裏執著一根金箍棒,站立在石崖下麵,就像一個活雷公。那老者看見了,嚇得麵容失色,腿腳酸麻站立不穩,撲的摔了一跌,爬起來,又是一個踉蹌。
大聖上前說道:“老官兒,不要虛驚。我們山惡人善(外表凶惡醜陋,但心地善良)。別怕!別怕!剛才承蒙你的好意,報說有妖魔。確實有多少妖怪,一發地勞煩你說說,我好感謝你。”
那老兒戰戰兢兢,口不能言,又推脫耳聾,一句話也不應。
行者看見他不言語,就抽身轉回了山坡。
長老問道:“悟空,你回來了?詢問的情況是怎麼樣的?”
行者笑道:“不打緊!不打緊!西天有便是有個把的妖精兒,隻是這裏的人膽小,把他放在了心上。沒事,沒事!有我哩!”
長老又問道:“你可曾問他此處是什麼山,什麼洞,有多少的妖怪,哪條路能夠通去雷音?”
八戒說道:“師父,別怪我說。若是論賭變化,使刁鑽,捉弄人,我們三五個也不如師兄;若是論老實,像師兄就是擺列一隊伍,也不如我。”
唐僧說道:“正是!正是!你還老實。”
八戒說道:“他不知道怎麼就鑽過頭不顧尾的,詢問了兩聲,不尷不尬的就跑回來了。等老豬去問他個實信來。”
唐僧說道:“悟能,你仔細著。”
好呆子,把釘鈀撒在腰裏,整一整黑色直裰,扭扭捏捏的,奔上了山坡,對老者叫道:“公公,唱喏了。”
那老兒看見行者回去了,方才拄著拐杖掙紮著站起來,戰戰兢兢的要走,忽然看見了八戒,愈加覺得驚怕,說道:“爺爺呀!今夜做的是什麼惡夢,遇著這夥惡人!先前的那個和尚醜便醜,還有三分人相;這個和尚,怎麼是這等的一個碓梃(duì tǐng,搗碓的棒子)嘴,蒲扇耳朵,鐵片臉,鬃毛頸項,一分人氣兒也沒有了!”
八戒笑道:“你這老公公不高興,有些兒好褒貶(評論好壞)人。你是怎麼樣看我哩?我醜便醜,但是耐看,再停一會兒就俊了。”
那老者聽見他說出人話來,隻得開言問他:“你是從哪裏來的?”
八戒說道:“我是唐僧的第二個徒弟,法名叫做悟能八戒。剛才先問的,叫做悟空行者,是我的師兄。師父責怪他衝撞了公公,沒有問到實信,所以特意派我過來拜問。這裏到底是什麼山什麼洞,洞裏到底是什麼妖精,哪裏是西去的大路,勞煩公公一一指示指示。”
老者問道:“你可老實嗎?”
八戒說道:“我生平不敢有一毫虛的。”
老者說道:“你不要像剛才來的那個和尚走花弄水(胡說,說大話)的胡纏。”
八戒說道:“我不像他。”
公公拄著拐杖,對八戒說道:“這座山叫做八百裏獅駝嶺,中間有座獅駝洞,洞裏有三個魔頭。”
八戒啐(cuì,表示斥責,唾棄)了一聲,說道:“你這老兒卻也是多心!三個妖魔,也費心勞力的過來報遭信!”
公公問道:“你不害怕嗎?”
八戒說道:“不瞞你說。這三個妖魔,我師兄一棍就能打死一個,我一釘鈀就能築死一個;我還有個師弟,他一降妖杖又能打死一個。三個妖魔都打死,我師父就過去了,有什麼難的!”
那老者笑道:“你這和尚不知道深淺啊!那三個魔頭,神通廣大得很哩!他手下的小妖們,南嶺上有五千,北嶺上有五千;東路口有一萬,西路口有一萬;巡哨的有四五千,把門的也有一萬;燒火的無數,打柴的也無數:一共計算有四萬七八千個。這些都是有名字帶牌兒的,專門在這裏吃人。”
那呆子聽到這些話,戰兢兢地跑了回來,接近唐僧後,先不回話,放下釘鈀,在旁邊草窩裏出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