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錦衣官把“假唐僧”扯出金亭館驛,跟羽林軍把他圍圍繞繞的,一直走到朝門外,對黃門官說道:“ 我們已經請唐僧來了,勞煩為我們轉奏轉奏。”
黃門官急急進朝,依言奏上昏君,於是就請他們進去。
眾官都在台階下跪拜,隻有“假唐僧”挺身站立在台階中心,口中高聲叫道:“比丘王,請我貧僧過來,有什麼話要說?”
君王笑道:“朕得了一個疾病,纏綿日久不能痊愈。幸好國丈賜得一方,藥餌全都已經完備,隻是少了一味引子。特去請來長老,求一些藥引。若是能夠病愈,給長老修建祠堂,四時奉祭,永為傳國之香火。”
“假唐僧”說道:“我乃是出家人,隻身到了這裏,不知道陛下問國丈要什麼東西作藥引?”
昏君說道:“特求長老的心肝。”
“假唐僧”說道:“不瞞陛下說。心便是有幾個兒,不知道你要什麼色樣的?”
那國丈在旁邊指定他,說道:“那和尚,要你的黑心。”
“假唐僧”說道:“既然如此,快取刀來,剖開胸腹。若是有黑心,謹當奉上。”
那昏君歡喜地相謝,立即差使當駕官取來一把牛耳短刀,遞給“假唐僧”。“假唐僧”把短刀接在手中,解開衣服,挺起胸膛,用左手抹著肚腹,右手持刀,呼啦的響一聲,把肚皮剖開,那裏頭就骨嘟嘟地滾出一堆心來。嚇得那些文官失色,武將身麻。
國丈在殿上看見後,說道:“這是一個多心的和尚!”
“假唐僧”將那些心,血淋淋的,一個個撿開與眾人觀看,卻都是些紅心、白心、黃心、慳(qiān,吝嗇)貪心、利名心、嫉妒心、計較心、好勝心、望高心(虛榮心)、侮慢(對人輕忽,態度傲慢)心、殺害心、狠毒心、恐怖心、謹慎心、邪妄心、無名隱暗之心、種種不善之心,更是沒有一個黑心。
那昏君嚇得呆呆怔怔,口不能言,戰兢兢的叫:“收了去!收了去!”
那“假唐僧”忍耐不住,收了法術,現出本相,對昏君說道:“陛下完全沒有一點眼力!我們和尚家都是一片好心,隻有你這國丈是一個黑心,好去做藥引。你不信,等我替你取他的心出來看看。”
那國丈聽見後,急忙睜大眼睛仔細觀看。看見那和尚變化了麵皮,不是那般的模樣了。咦!認得當年孫大聖,五百年前舊有名。他卻立即抽身,騰雲起到空中就走。
行者翻筋鬥,跳在空中喝道:“哪裏走!吃我一棒!”
那國丈立即使蟠龍拐杖來迎鬥。他們兩個在半空中這場好殺:
如意棒,蟠龍拐,虛空一片雲靉靉(ài,形容雲煙濃厚的樣子)。
原來國丈是妖精,故將怪女稱嬌色。國主貪歡病染身,妖邪要把兒童宰。
相逢大聖顯神通,捉怪救人將難解。鐵捧當頭著實凶,拐棍迎來堪喝彩。
殺得那滿天霧氣暗城池,城裏人家都失色。文武多官魂魄飛,嬪妃繡女容顏改。
嚇得那比丘昏主亂身藏,戰戰兢兢沒布擺。棒起猶如虎出山,拐掄卻似龍離海。
今番大鬧比丘城,致令邪正分明白。
那妖精與行者苦戰了二十餘個回合,蟠龍拐抵不住金箍棒,就虛晃了一拐,將身子化作一道寒光,落入皇宮內院中,把進貢的那個妖後帶出宮門,一起化成寒光,跑的不知去向。
大聖按落雲頭,到了宮殿下,對文武多官說道:“這就是你們的好國丈啊!”
文武多官一齊禮拜,感謝神僧。
行者說道:“先不要拜,先去看看你們那昏主在哪裏?”
文武多官說道:“我主看見你們爭戰時,驚恐潛藏,不知道往哪座宮中去了。”
行者立即命令他們:“快去尋找!不要被美後給拐去了!”
文武多官聽後,也不分內外了,同行者先奔向美後宮中,漠然沒有蹤跡,連美後也都不見了。正宮、東宮、西宮、六院,一眾的後妃,都來拜謝大聖。
大聖說道:“先請起,還不到感謝的時候哩。先去尋找你們的主公。”
不一會兒,看見四五個太監,攙著那昏君從謹身殿後麵走了過來。
眾臣俯伏在地上,齊聲啟奏道:“主公!主公!感謝神僧到此,辨明了真假。那國丈乃是一個妖邪,連美後也不見了。”
國王聞言,立即請行者出皇宮,到寶殿上拜謝了,說道:“長老,你早先過來時的模樣,那般的俊偉,這時怎麼就改變了身形容貌?”
行者笑道:“不瞞陛下說,先前過來的是我的師父,乃是唐朝的禦弟三藏。我是他的徒弟孫悟空,還有兩個師弟:豬悟能、沙悟淨,現在都在金亭館驛。因為知道你聽信了妖言,要取我師父的心肝去做藥引,老孫就變成了師父的模樣,特意過來這裏降妖。”
那國王聽完後,立即傳旨派遣閣下太宰快去金亭館驛中去請唐僧三人來朝。
那三藏聽見行者現出了本相,在空中降妖,嚇得魂飛魄散。幸好有八戒、沙僧護持著。
他又臉上戴著一片子臊泥,正在那悶悶不快,隻聽到有人叫道:“法師,我們乃是比丘國國王差來的閣下太宰,特來請你入朝謝恩。”
八戒笑道:“師父,別怕!別怕!這不是又來請你取心的,想來是師兄得勝,請你去酬謝哩。”
三藏說道:“雖然是得勝來請,但是我這個臊臉,怎麼去見人?”
八戒說道:“沒辦法,我們先去見了師兄,他自有解釋。”
那長老無計可施,隻得扶著八戒,沙僧挑著擔,牽著馬,一同去到館驛庭院中。
那太宰看見了,害怕地說道:“爺爺呀!這些都是相似妖頭怪腦之類了!”
沙僧說道:“朝士不要怪責醜陋,我們乃是生成的遺體。若是我師父,去見了我師兄,他就會俊了。”
他們三人與眾人一起來朝,不等宣召,直接走到金鑾殿下麵。行者看見了,立即轉身下殿,迎著三藏麵,把師父的泥臉子抓下來,吹口仙氣,叫聲“正!”那唐僧立時恢複了原身,精神愈發覺得爽利。
國王走下殿親自迎接,稱呼道:“法師老佛。”
師徒們將馬在一旁拴住,都上殿來相見。
行者說道:“陛下可知道那妖怪來自何方?等老孫去給你一並擒來,剪除後患。”
三宮六院,諸嬪群妃,都在那翡翠屏風後麵;聽見行者說到剪除後患,也不避內外男女之嫌了,她們一齊出來拜告道:“萬望神僧老佛大施法力,斬草除根,把他們剪除盡絕,誠然是莫大的恩情,自當重重報答!”
行者忙忙答了禮,隻叫國王說出那妖怪的住所。
國王含羞告訴行者:“三年前他到來時,朕曾經問過他。他說離城不遠,往南走七十裏,那裏有一座柳林坡清華莊,就是他的居所。國丈年老沒有兒子,隻有後妻生的一個女兒。他女兒年方十六,不曾配人,情願進獻給朕。朕因為那女子容貌娉婷(pīng tíng,形容女子姿態美好的樣子),於是就接納了,寵幸在後宮。沒想到得了疾病,太醫屢次醫治沒有功效。他說我有仙方,隻用小兒的心煎湯作為藥引。是朕不才,輕信了他的話,於是就挑選了民間小兒,選定今日午時開刀取心。不料神僧下降,恰恰又遇到籠兒都不見了。他就說神僧是十世修真,元陽未泄,得到神僧的心,比小兒的心更強萬倍。就一時間無意中觸犯了,不知道神僧識透了那妖魔。敢望神僧廣施大法,剪除他的後患,朕願意以傾國之資(國家的全部財產)來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