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到了這樣的理論,我便會從容的拒絕她,而且沒有一點的自責,倒是帶著無限的解脫。有個人在身邊真煩!
似乎每個戀愛中的人都渴望永恒,為什麼永恒是那麼的讓人期待呢?其實永恒就美麗在看著一對戀人在不斷的堅持和努力後還是倒在了永恒的門檻上,牛郎和織女就能夠證明這一點。
如果非要找個原因來解釋愛情不能永恒,那就是社會的變遷,時間改變了人。曾經我以為有些事情時間是磨練不了的,可是我錯了。沒有任何東西時間是抹不掉的,時間抹不掉記憶那不過是電影電視裏的虛張聲勢的手段,換句實際的話說,就是我身不由己的忘了曾經的往事。
我過去不深愛她麼,不夠努力麼?不,那時侯恨時間不夠來愛她,恨上課時間太長不能見到她,恨移動公司老是停我手機不能和她聯係,可是現在呢,似乎一切都很遙遠了。
可是依照這種略帶理性的觀點推出來的“現實的總是會比理論上的好”就不太正確了。比如情人節,你送她一束玫瑰花會比送她一個電飯鍋好得多。於是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適當的時候要帶點理想色彩,主流的是現實的感情。這蠻符合馬克寺的唯物主義哲學的,所以我執著的認為,馬克寺是經曆了一個風風雨雨的愛情之後,悟出了愛情的真理然後推廣演繹到了他所不滿的社會的。馬克寺胡子那麼長,長相一般,肯定不會有順利的愛情的,因此不平凡的經曆讓他產生了對社會的不滿。由此又可以推出一個新理論,曆來對社會理論有巨大貢獻的人,肯定有著不平凡的坎坷的愛情。從古代的拿破侖的幾任女人,希特勒的變態的戀情,到現代的薩達母,他們都對自己的國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是民族的英雄,可是他們都有著糟糕的戀愛曆史,他們一般都是循著戀愛受刺激後憤而從政的路線發展的。不過它的逆命題並不成立。
於是最終的關鍵點就到了如何掌握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了。我覺得可以用科學和生活的關係來解釋,科學很重要,可是他真正能用於生活的僅僅是一小部分。
搞懂了這樣的理論實在是高興,於是興衝衝的到論壇上去灌水,想得到些人們的好評,滿足一下虛榮心,可惜的是,真理總是隻掌握在一小部分人的手裏,我隻有望“水”興歎了。如果我灌的水可以達到汪洋大海的程度,那就叫望洋興歎了。可惜的是,我的靈巧的雙手打字再快也無法完成那麼艱巨的任務,這下是望手興歎了。
最近看到了些NBA的轉播,好象是火箭對湖人的,於是比賽的重點就集中到了姚明身上。那解說員我是越來越看不下去了,整一個球迷似的,就解說員這個職責上講,我覺得他不配來解說這場比賽。姚明投不進籃就立刻跟他解釋這樣那樣的原因,投進了就是什麼刻苦努力的結果。有他們吹噓的那麼厲害麼?我們其實就是想公平的看一下這比賽,中國人的耳目就這麼被那些荒唐的解說員牽引著,實在是憤怒得很。
既然電視上找不到樂趣,我還是回到了網上。也許是受網絡小說的影響,對於網戀這樣的事情,我早沒了興趣,可是遊戲又覺得無聊,於是無所事事的我呆在了名牌三星顯示器麵前,從顯示器的反光看到了一個寫滿了無所謂情緒的臉。腦子是空的,不知道自己想幹嗎,也不知道該幹嗎。如果把這個現象當作一個化學反應的話,那麼這種化學現象的催化劑就是寂寞。姑且把這個反應叫寂寞反應。可惡的是,我即使知道寂寞反應在起著作用,還是無濟於事。
突然想起了曾經看過的基耐德的一本人際心理學,他告訴我寂寞無聊的時候,出去走走也許可以起點作用。
很是不明白這樣的行為可以停止寂寞反應,我懷著將信將疑的態度開始了環城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