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人權作為法律價值表明法律的來源、法律運作的各個環節以及法律的根本目的都基於人本身,並以人的現實生活為關注焦點,以人的理想生活為直接目標
③人權作為法律價值,既是對法律的精神、原則、規範的直接檢驗和方向引導,也是對法律的內在品質進行批判的標準和完善的依據
人權的法律分類,可以按不同的角度或標準進行。
按主體角度可分為個體人權和集體人權。
集體人權又可以分為一般社會群體的權利和特殊社會群體的權利。
就個體人權來說,按照聯合國人權公約的劃分可分為:
①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
②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
正義是人類追求的共同理想,也是法律的核心價值。
一般認為,作為社會基本結構的社會體製的正義,是最為根本和具有決定意義的正義,是社會的首要正義。
從法學和法律角度看,實質正義與形式正義的分類以及相應的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的分類更為重要。
實體正義是指通過法律上的實體權利和義務來公正的分配社會利益與負擔的法律規則所體現出來的正義;
程序正義是指為了實現法律上的實體權利與義務而龔正的設定一係列必要程序所體現出來的正義。
實體正義是指一個結果的正義,即準確的認定案件事實得出一個恰當的判決結果和準確的法律適用結果。
程序正義指的是在實現這個結果的過程中,我們所應當遵循的正確的步驟和方法。
正義具有以下特征:
①正義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②正義既具有超時代性,又具有時代性
③正義既具有客觀性,又具有主觀性
正義作為法律價值的作用:
①正義是法律的存在根據和評價標準
②正義是法律發展和進步的根本動因
③正義適用於具體的法律實踐
法律對正義的保障表現為:
①法律通過將社會生活的主要領域及其重要的社會關係納入法律之內,使正義融入法律規範與製度之中,實行法治化治理,嚴格依法辦事,從而全麵促進和保障社會正義
②通過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機製,公正的分配社會的利益和負擔,並設定公正的程序來保障,使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得以通過立法來落實
③通過法律效果上的認可和懲罰機製,在執法與司法上保障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的實現
效率,也稱效益,是指社會或個人通過一定的投入而獲得收益最大化的比率。
法律是通過有利於資源優化配置的權利義務分配來實現這一價值的。
通常其實現效率價值的方式包括:
①確認並保障主體的物質利益,從而鼓勵主體增進物質利益
②確認和保護產權關係,鼓勵人們為效益的目的而占有使用或轉讓財產
③確認、保護、創造最具有效率的經濟運作模式,使之容納更多的生產力
④承認和保護知識產權,使人類創造性的智力成果得到最大化地發展
⑤通過設立法律責任、賠償與懲罰等機製,使社會上的違法、犯罪行為最大限度的減少,從而使人們的人身安全與社會財富總量不受損害或少受損害,從而使社會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價值衝突場合:
①個體之間法律所承認的價值衝突
②共同體之間發生的價值衝突
③個體與共同體之間的價值衝突
解決原則:
①價值位階:適用於不同位階的價值,發生衝突的場合基本解決方案為高位階價值優先於低位階價值
②個案平衡原則:統一位階的價值之間,具體權衡,綜合考慮,兼顧雙方利益
③比例原則:即使某種價值的實現必須以其他價值的損害為代價,也應當使被損害的價值降低到最小限度
④人民利益原則:價值衝突解決要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