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北坑村頭 千畝蔬菜基地開業4(1 / 1)

“好美的景致啊!鍾陽,這裏非常適合用作拍影視劇的場景,咦!我小時候經常到這裏玩,那時怎麼就沒有這些草呢,在我的記憶中,整個山坡都是光禿禿的,從來不見幾棵野草......”

“拍影視劇,好創意啊,這裏可作為什麼場景呢?”

鍾陽一聽,驚異地問。

“呃!戰爭場景呀,打埋伏的天然場所。敵人兵馬從這條土路上走過,一隊伏兵從草叢裏四向殺奔出來,敵兵猝不及防,死傷累累,一敗塗地,而後四散奔逃,伏兵趁勝追擊......”

“青春,你真是文學藝術的奇才,編寫小說劇本的天才!啊”

“噢!是嗎?你認為我這麼有文學才華?”

“確實如此!

青春,也許你最大的優勢不是經商,而是——而是搞文學。”

“謝謝你的鼓勵,但是我很無奈,我現在還要生活,不靠經商又能靠什麼呢?搞文學畢竟是見效慢的事情,遠水解不了近渴啊!”

王青春屹立土坡高處,放眼遠望了一眼西河大地,那綠油油的樹林,還有那一嶂嶂農家小樓,目光深沉,喟然長歎道。

行走了約一裏路,目的地終於到了,那是琅陽山下的一處小村落,約有二三十戶人家,村名很樸素,叫“楊梅樹下”,顧名思義,可能是某個遠古時代,這裏曾經生長著一大片野楊梅,楊梅成熟時節,紅彤彤的楊梅掛滿枝頭,引得過往路人垂涎欲滴,流連忘返的。

這是一個十分迷人的村莊,村莊四周綠樹如茵,無數翠竹、樟樹、木荷樹、楊梅樹、杉樹將村莊團團包圍,那寥寥的幾幛房舍仿佛大海碧波中漂浮的小船,藏匿於綠葉叢中,若隱若現的。

村子路口,堂哥德煌聞聲迎了出來,笑意融融的。

雙方打過招呼後,德煌帶著青春兩人在村莊中轉了轉。

村中黝黑陳舊的老房子已難覓蹤影,片片新房舍充坼其中,整潔靚麗,獨特別致。村中條條村道一律被水泥硬化,村頭路側,大樹底下,配以石桌石凳,體育健身設施,令人有一種置身於都市別墅區的感覺。

“一日千裏,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真是做夢都沒想到啊!”

鍾陽一路行走,目光所至,心中驚歎不已。

“這都要感謝胡秋芳書記,還有那些‘三送’幹部們,我們這裏是惠昌旅遊局的掛點單位,肖龍飛局長每個月都會下來,又策劃項目,又聯係資金,幹了不少好事!......”

德煌哥笑嗬嗬地,滿臉樂開了花。

“惠昌來了個胡秋芳,秋芳!秋芳!金秋時節,碩果累累,滿野芳香,確實是人如其名啊,名不虛傳,哈哈哈!”

“走吧!吃飯了,大家都在等著我們呢。”

新建的祖屋廳堂裏,飯桌擺得滿滿的,王青春叔伯族人圍桌而坐。王青春好幾年沒回來了,不斷有人跟青春打招呼,這讓王青春應接不暇,但心頭暖意融融的。

飯菜很豐盛,純屬客家風味的農家飯菜,有紅燒豬皮,薯粉蛋皮,客家肉丸,紅燒豬蹄和紅燒甲魚......

給讀者的話:

錯誤章節,請編輯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