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畫在吳星,成在陸離。(1 / 2)

“這......”

一眾畫道名家震撼中又帶有絲絲苦笑。

孫萬水準雖然在完美巔峰,但縱觀布道會和天下會前來名家,超過他的就不下雙手之數。

但卻先眾人一步成就那最高殿堂。

要知道。

至此往前推千年時光。

殿堂在畫道也是傳說中的境界啊!

“近陸離者或可殿堂......”

不知是誰的聲音讓整個大夏都為之一噤。

眾人瞧了瞧孫萬,看了看豐古。

包括田門、吳景能入道殿堂也和其有關。

這句話顯然不是空穴來風。

一瞬之間。

不僅畫道名家就連書道也對陸離目光火熱。

騷客雅士或不愛財。

但絕對在乎社會地位和羽毛名聲,誰人不想穩坐高台指點天下英傑,供青史傳唱歌頌?

“現在過去洪都還來得及麼。”

華師中有畫道名家聞訊羨慕嫉妒。

“華師、齊家誤我!”

其中幾個不弱孫萬水準的名家都漲紅了眼。

連帶齊家和華師也隱隱嫉恨上了。

若非前來還早年人情。

他們是否還會選擇前來教育聖地華師,這個答案此刻也隻有他們心中知曉。

滕王閣下。

孫萬完畫殿堂隻是時間問題。

陸離盯了片刻便走。

畢竟對方資質和感悟有限,能臨摹千裏江山作畫一幅殿堂,在他看來已經是極限了。

任自己繼續灌輸殿堂意對方也吃不下去。

反而會影響現在的意境感悟。

廣場回歸安靜。

畫道眾人逐漸進入作畫狀態,田門和豐古穿插在自己主位下的座位,時不時指點一二。

雖比不得陸離那樣直入要害。

但對於一些初入完美境的名家來說。

受益依舊匪淺。

期間人文司還專門來了若幹攝影師,分別跟在三尊殿堂身後,將這珍貴的一幕紛紛留錄。

國畫占據了大夏文化相當重要的比重。

曆經數千年時光。

有時候畫作不僅僅是一幅山水。

亦是獨有的大夏情懷和東方哲學思想。

高閣論道。

不論經曆多少日月和時代。

都會是陸離幾人留給後世珍貴的文化財產。

直到他們口幹舌燥回來自己位席。

同在主位的吳星畫作,讓幾人再次挑眉。

一個背影!風華絕代!

豐古下意識目光又落在陸離身上。

畫作中白衣獨站山巔,最是像這小子了。

狂傲、落寞、孤獨、單薄、挺拔......

每個人看到的感受各不相相同,每次看去的理解也都各不相同。

豐古震撼不已。

陸離的複雜成長被吳星刻畫的淋漓盡致。

單論畫道意境。

甚至可以比肩吳景的雨破天青圖了。

饒是他和田門都差了一些。

“不是......”

“怎麼出去一趟回來我成最差殿堂了?”

豐古相當鬱悶。

吳星的這幅畫可是他單獨作出的。

不比他們都有陸離“指點”。

齊家家主有股深深的挫敗感。

他和華師的精心策劃密謀甚至用盡人脈。

還不如陸離一曲廣陵邀天下。

先是田門、再是豐古、包括此刻的吳景。

每個人都像大山一樣讓他難以攀登。

更何況還有那個仰止不見頂端的少年妖孽。

手機在懷中緩緩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