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裏沒有小學,上學隻有出到山外去,步行40分鍾左右,好在村子裏上小學的還有好幾個,大家上學放學一起走,所以章國軍也沒有多擔憂。當天去報名,章程和小丫頭當天就坐在教室裏上課了。兩小跳過學前班直接入讀一年級,因為學前班人太多,一個小小的教室裝了差不多五十個學生,塞也塞不下了。小學是管區級別的小學,相當簡陋,全校五個班級隻得六個師資,每個老師都要身兼數職,學前班人數最多,以上之後人數逐漸減少,最高年級的五年級才十八個人。(忘了是那年才開始六年製小學的了)不大的空間塞上了四十多個學生,課桌都快擺到講台上了,桌子之間的間隔距離也隻能勉強可坐下個人去,進出都吃力。
章程趴在桌子上透過窗看著不遠處在田裏勞作的村民,兩耳自動漏過教室裏的喧鬧聲,默默想著心事。中國經濟這架馬車已經開始真正的發力了,這時手上有點寬裕的人也慢慢增多,村裏有幾個心眼活的都建起了紅磚房,而家裏住的還是章國軍兄弟分家分下來的五六十年代的舊屋。章程並不是不想改善家裏的經濟狀況,但一個八歲小孩子說的話去那裏找說服力呢,說出來也不知有人肯不肯相信,而且這也不合他的性子,就算有理由到時說出來也怕免不了當成小孩子的瘋言瘋語,他想了幾天也想不出有什麼好的辦法。
旁邊小丫頭推推章程,扒在他耳邊小聲說:“哥,我發覺老師沒你厲害。”章國軍並沒有讓小丫頭叫章程師兄,,隻讓她叫哥。
章程回過神來,奇怪地說:“為什麼這樣說?”
“老師連講故事都不會,剛才還讀錯了一個字呢。哥,老師講的我都會了,書本裏的字我也認識,那可不可以不用聽老師上課了呢?”小丫頭晃悠著小腿,扒在章程耳邊滿帶希冀地說,呼氣時撩得他耳朵一陣酸麻。
章程揉搓著酸麻的耳朵,給了她一個粟子,“笨蛋,那樣不是就會讓人知道你認識字了,到時問你怎麼答,那我們的秘密不是就都讓人知道了嗎?”
小丫頭揉著額頭委屈地說,“那怎麼辦?”
章程發覺講台上的老師有點注意兩人的私下動作了,端正姿勢,目不斜視地小聲說:“老師教的也要學,隻要不讓別人知道你會就行了啊。”
“嗯。”小丫頭點點頭明白了。這幾年限於村子裏的蔽塞,章程也隻是教了她一點小學知識,英語日常對話還沒問題,真正的書麵語法就有點難倒她了,小丫頭是典型的會說不會寫。
晚上吃過晚飯,章程做作業時裝作無意地抬頭對章國軍說:“爸爸,今天我班裏一個同學說他爸爸去市裏賺了很多錢,為什麼你不也去市裏賺錢呢?”
章國軍拉了張椅子過來坐在他對麵,“程程啊,爸爸正想和你說一件事呢,爸爸媽媽想去市裏開家店,以後你一個人在家怕不怕。”媽媽也在旁邊坐下,望著他的眼神裏滿是擔憂。
哦,原來一早有打算了的,難怪前段時間爸爸總是早出晚歸,原來是到市裏考察去了。“不怕!爸爸去市裏開什麼店?什麼時候去?我一個人在家不怕的,到時我叫丫頭過來陪我就行了。”剛好前幾天在學校裏的垃圾堆裏找到了一本英語教材,正打算真正的開始教小丫頭英語呢,以前在人前還要遮遮掩掩,怕給他們發現,以後他們不在家更方便了。
“開個賣早餐小吃的小店,店麵都裝修好了,明天我和你媽就要出去了,我已經和隔壁二嬸打過招呼了,有什麼事就找二叔二嬸幫忙,家裏的日常你爺爺奶奶也會不時的過來幫忙收拾。”說著媽媽在旁邊眼睛都紅了。
“嗯,我知道怎麼照顧自己的了,媽媽不用擔心我。”章程安慰著說。
第二天,天還沒亮,章程送別了父母。走的時候,章國軍摸著章程的頭對他說:“程程,功夫不要放下,那本書我都教你了,要好好練,每個星期我都會回來的,退步了我可是要加罰的,上學也要好好聽老師話好好學習,知道嗎?”
“嗯,我會的。”
重生幾年了都沒離過父母一步,驟然分開,一時還真有點不習慣。前世的章程在十多歲就留學國外,嚐透了冷暖,這幾年父母對他的關愛他一直看在眼內,雖然他嘴裏沒說,但不代表他心裏不明白不感動。鎮裏到市區有60多公裏,鎮上隻有兩台客運中巴,回來一次差不多要兩個多小時左右,章國軍雖然說每星期回來一次,但來去那麼艱難,加上如果生意好的話,每個月能見一次麵都算不錯了。
歲月悠悠,章程每天練功上學,時不時兼職做一下小丫頭的老師,日子過得悠閑安樂。近墨者黑,小丫頭的個性被章程帶得不顯山不露水,兩人在年級裏的成績不算好也不算差,保持中遊水平,平常小丫頭還有一個小孩子應有的樣子,和周圍的小夥伴們玩玩鬧鬧的,而章程每天到學校除了發呆想自己的事外,其餘時間不是睡覺,就是老師在上麵講課他在下麵寫寫畫畫,小丫頭的書包裏藏有幾張她的素描就是他無聊時的傑作。農村小學找不到好的課外書,小學生書包裏除了幾本學習用課本外就找不到其他讀物了,那有現在的學生書包裏除了書還是書。現在才88年,小學生看的動畫都沒幾部,更不要說漫畫了,而章程計劃將他最喜歡的《海賊王》畫出來,也沒什麼其他的想法,隻為了能博小丫頭一笑,順便打發一下無聊的時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