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突然想起來,第二個夢裏的自己,至死仍困在自己的執念中。

年幼的子嬰看不明白母親眼裏的悲哀是什麼,一聲聲稚嫩的阿母沒能喚回求死的一顆心。

她臨死時,誰也沒見。

那時的扶蘇好像正在外地賑災,等他回到鹹陽時,隻看到一眼府中正要取下的白幡。

她在世時,活得很累,隻顧著怨恨他,怨恨自己的家人。死後,包括她的家人在內,很快也忘記了她。

他倒是難得會偶爾想起她。

當最信重的老師和客卿一一因故離去,被遣往上郡監軍時,已然滿心頹誌,那時便久違地想起她來。

想起她活著時對他的憎恨。

想起她手持三尺青鋒劍時眉眼間的鮮活。

收到偽詔,拔劍自刎前,他在上郡府中的一株梨樹前獨自靜坐良久,對被趙高、李斯派來傳詔的宋辛說了一句:“父皇令我自盡,我一作為人臣,二作為人子,皆不能抗命。隻是,臨死前,扶蘇有一不情之請,還請宋大夫代為轉達。”

當宋辛帶著扶蘇的請求和他赴死的消息趕回鹹陽複命時,趙高一聲冷嗤,“……看不出來,我們這位長公子,當真是個情種。”但扶蘇那個不情之請,徹底得罪死了李斯。李斯沉默良久,他對這個便宜女婿最後一絲愧疚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或許是李斯吧,至少名義上是他派人毒殺子嬰,想要除掉這個扶蘇唯一在世的子嗣,徹底絕了後患。但李斯沒想到,這一出出最後報應到了他自己頭上——

胡亥漸漸脫離掌控,趙高已經殺過一個未來的皇帝,完全不在乎再殺一個皇帝。他想要扶持年幼的子嬰上位,以便繼續把持朝政。不過,同樣野心勃勃的李斯便成了他第一個將要除掉的人。

趙高請帶來扶蘇自刎消息的宋辛告訴子嬰:“事至如今,小公子應當知道,李夫人為了嫁給你的父親,當年親手收買侍醫害死你的母親。而你父親臨終前,曾親口說過想要同你母親一道合葬在上郡,但李丞相不但攔下了這道消息,如今還想要派人毒殺你,他們父女簡直居心叵測!”

子嬰本不信,直到宋辛拿出扶蘇留下的親筆帛書。

其實他信不信也不打緊了。李斯注定是要死的。趙高不會留著這麼一個人,在子嬰登基後,繼續和自己分權。

可惜,趙高太小看了子嬰。

他雖然如他所願,後來站出來指證了‘想要’毒殺他的李斯。可是,很快,也輪到了他自己,身處李斯的位置,背上謀逆罪名,本人身死,連夷三族。

對了,趙高死了,宋辛也死了。

因為他參與了扶蘇的死。

子嬰對這個偷偷留下父親手書的人沒有半分好感,他自幼喪母,身邊卻有母親留給他的秀,被軟禁在別莊中那三年,他真是經曆無數明槍暗箭。

秀是他母親的阿嬭,也是為數不多記得他母親的人。

秀時常對他講,母親對她講過的話。

她說,“你不能因為一個壞人做了一件好事,便原諒他曾經做下的壞事。同樣,你不能因為一個好人做了一件壞事,就可以因為他曾經是個好人,而原諒他所做的惡。”

其實妺薑那句話,是講的扶蘇。

她很清楚扶蘇是大秦最無可挑剔的長公子。但自打她得知,是扶蘇求秦王賜婚那一刻。在她的眼裏,他所有的行為,又與那隻為一己之私不顧他人感受的賊人何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