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78年9月,華夏聯盟成立,是華夏王朝的前身,開創了部落聯盟曆史的先河。
公元前577年到公元前571年,華夏聯盟與東夷聯盟展開大戰,華夏軍英勇無畏,奪取了勝利,割據了逐鹿、濟寧、大梁、濟南四座重鎮和泰山這一天險,嚴重挫傷了東夷聯盟的元氣。
東夷戰敗後,迅速分崩離析。公元前570年,蚩尤率先退出聯盟,次年,七國在徐州舉行會盟,七國聯盟建立。
蚩尤和七國戰敗後,一直在尋找反擊的機會,不斷發展軍事力量,卻拋棄了經濟的平衡。
公元前566年,五年停戰期滿,七國聯盟向華夏聯盟宣戰;公元前564年,七年停戰期滿,蚩尤向華夏聯盟宣戰。
華夏聯盟重兵迎戰,接連突破東齊、魯、鄭、宋四城,圍困城南。公元前563年7月,華夏軍進軍徐州,次年剿滅七國殘部,七國全部滅亡。
同時,華夏軍突破晉城,借助泰山包圍蚩尤關。公元前561年,蚩尤關陷落,華夏軍持續東進。
公元前559年,華夏軍攻破青島城,蚩尤族滅亡。從此,華夏聯盟走上了統一中原的不歸路。
公元前564年到,西山聯盟對盤踞在北方的強勢外來民族出兵,次年控製了神口交通要塞,北陵聯盟緊急出兵,在西陵城東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公元前561年,西陵陷落,西陵諸部南下尋找華夏幫助,在中途滅亡。
同年,北陵在今烏蘭察布地區對西陵進行截擊未果,返回北京。公元前557年,西陵大勝。
公元前556年,華夏聯盟南下攻打吳楚聯盟。前551年,洛陽平原的廣袤地區淪陷。
公元前550年,楚國滅亡;公元前548年,吳國滅亡;公元前545年,豫州諸部投降。
華夏聯盟休整三年之後,向西部強聯盟西山聯盟發起進攻。
公元前540年,炎軍攻陷半坡,統一了河口地區,西山軍西渡黃河撤退。
公元前538年,黃軍西渡黃河;前534年,擊潰山城,打開了河西地區的大門。
公元前533年,華夏軍三麵包圍晉州,次年,晉州陷落,晉王晉平明向北方逃脫。
黃軍乘勝追擊,從神口一路打到西陵,但進攻寧州未果。公元前526年,炎帝軍南下攻打陝西城,次年攻陷。
公元前524年到公元前522年,華夏軍包圍長安,三年奪取城池。
公元前521年晉平明去世,晉王國內部動亂,華夏軍趁機奪得隴州。公元前519年11月16日,寧州淪陷,西山聯盟宣告滅亡。
公元前518年1月1日,伯陽在伯益舉行“登基大典”,將華夏改名為華州,宣告了人類曆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王朝的建立。
伯陽在位期間,在疆域北部修築了長城,在中原腹地修建棧道,首創了郡縣製,修建了華夏王宮,大力發展了民生經濟和軍事技術,使華夏王朝走向了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