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衣的話沒有讓太後慍怒,而是眼神示意殿內兩側的宮人們退下。

宮人們也識趣相繼離開,而後把殿內的大門緊緊關上。

綠衣見此情況也知太後想要為何。

怕是接下來的話可不能外傳。

臉上的表情收起了打趣,迅速變得認真起來。

太後隨意靠在鳳椅上,像是懷念般開口:“若是玥兒還在,現在也該這麼大了。”

“太後娘娘......”

綠衣想要開口安慰,可偏偏這話不知該如何說出。

玥兒是太後娘娘第一個孩子,是位公主。

可偏偏因宮人失誤被人帶走,導致小公主掉落至冷宮那口枯井裏。

當年的事對太後打擊深重,以至於整個殿內的下人除了綠衣全被杖斃致死。

而小公主的屍首被撈上來後,早已腫脹到麵目全非,不堪入目。

也因得如此,先皇便讓太後娘娘選擇一位皇子記在名下撫養長大。

太後娘娘因得不想管教,便選了攝政王。

那年太後比攝政王大不了多少,先皇有些年邁。

倒是讓朝上的局勢瞬間扭轉。

因得太後娘娘這一舉動,讓很多人都沒去多惦記著小公主的隕落。

也有不少人猜測,突然選擇攝政王是否要立太子人選。

但也不出意料,或許是太後深得寵愛至盛。

記太後娘娘名下的攝政王還真成為了太子。

一位本不在儲君之位爭奪中的人脫穎而出。

這倒是讓朝堂之上的人都亂了陣腳。

本以為攝政王也就空得名聲。

可好在又不負聖望,太子的位置可謂是坐的越發熟練。

之前像是懷才遇,沒人注意到皇宮角落的皇子,一夜之間成長。

手段狠辣,頗有先皇的氣質,這讓先皇更加喜愛。

可偏偏因得這份喜愛加重了先皇衰敗。

各位適齡皇子和背後支持他們的勢力瞬間亂作一團。

有獻謀的,有觀望的,有試探的。

更有甚者直接派人刺殺太子和先皇。

各方爭執之下倒是達成了一致。

逼宮!

先皇死在那一場混亂中。

攝政王像是早已預料般,護住了太後娘娘,也鏟平了所有阻礙。

當眾人以為攝政王要成為新君時,攝政王把最小的皇子沒有參與任何宮鬥內鬥的小皇子推上了皇位。

而自己立為攝政王。

攝政王這一行為讓眾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在當今皇上成長及冠之前,攝政王也是盡心盡力去完成他的任務,而等皇上及冠後自己便退居封地。

不過也有傳言,先皇退位詔書上明確寫明了立攝政王為下一任皇上。

隻要攝政王願意,拿出詔書隨時可以上位。

這對當今聖上有著很大的威脅。

人隻要嚐過權力得來的滋味,便容易失去自我。

眼下的情況看來。

太後娘娘怕是想提起往事。

小公主的死亡後倒是加快了朝中的走勢。

太後見綠衣想到了那些事情,裝作看不見繼續說著:“薇薇與玥兒長得倒是相像,那大眼睛,那小鼻子,那小嘴......”

\"娘娘!!!\"

綠衣聽著這些話急得立馬打斷了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