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今為古用 漢中會議(2 / 3)

同時,李劍仁上書諸葛丞相道:“今新城郡代理太守李劍仁,有言上奏,魏軍、吳軍江夏開戰,乃我軍之機也。臣現呈兵於漢水,意為進攻,其實騷擾。使魏軍兵力分散,且重於樊城、襄陽一帶。而我漢中大軍則北上,越終南,大事可成,臣已有良策,欲與丞相共審之。而新城郡太守之職,臣薦武安將軍戴文鬆接任,文鬆勇謀相當,且熟悉地理,可為。”

李劍仁說了一大堆,其實就是表達兩個意思:一個就是我現在有辦法擴大蜀國地盤,但是需要到漢中和你丞相商議,要是願意那我就去,但是起碼要給個不差勁的官當當,要不我就不說。另一個讓戴文鬆接任太守,很簡單,這個人熟悉新城郡,有勇有謀,更重要的是現在是我的親信,隻有讓戴文鬆接任太守,我的整個計劃才可以實現。

事實當然不止是這一點,光就這幾個月的整改,說新城郡已經是他李劍仁的天下也不為過,軍民一心,當然不能把太守的職位交給別人了!什麼?你說他怎麼知道戴文鬆、法克兒這些將軍不會背叛他?拜托,李劍仁的精神力可不是蓋的。

信剛寄出去,李劍仁就開始叫人收拾行裝,還有趙雲和孟達的女眷家屬以及趙風一家,並且給戴文鬆交接事務,最重要的是讓他不要改自己的政策。同時還提出了許多新穎的見解,幫助戴文鬆提高聲望。

“軍師,您如何篤定丞相必定會允了你的意見?”戴文鬆休息時問道,雖然李劍仁是代理太守,但是這些將軍士兵還是喜歡叫他軍師,而李劍仁也非常喜歡這個充滿智慧的職業。

李劍仁的白衣、破羽毛扇又裝備上了,他騷包的搖著道:“諸葛丞相到漢中的時候曾上書《出師表》於主上,同時調集大軍囤積於漢中,可見丞相出蜀乃是必然,可是到底怎麼出,達到什麼樣的境地,諸葛丞相雖有定計,然仍有弊端,故此猶豫至今。我現在告訴他我有萬無一失的辦法,丞相必定會想知道,嘿嘿。還有你,你是孟大人的人,孟大人剛剛還蜀,諸葛丞相怎麼也會給個麵子的,畢竟不能讓孟達覺得他不待見自己的部下,這樣不利於蜀國的北伐大計!”

戴文鬆欽佩道:“軍師妙算天人,屬下佩服。"李劍仁搖頭一笑,其實心裏卻爽到極點,被人拍馬屁的感覺真好啊,從來都是我拍人馬屁,還真是風水輪流轉那!

過了幾日,漢中果然來信,著李劍仁領其親兵入漢中,任參將。同時任命武安將軍戴文鬆為新城郡太守,勉勵其務必勤懇謹慎,不負所望。戴文鬆自是叩拜不已,李劍仁卻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毫不在意。

李劍仁早已一切妥當,第二日便帶了五千飛虎軍,護送眾家眷離開新城郡,向漢中去了。一路暢通無阻,很是順利的到了漢中。不順利也不行,路上的山賊土匪一看這兵強馬壯的五千人,哪裏敢來炸刺兒,那不是老壽星喝砒霜,擺明了不想活嘛。

安全到達漢中,一路也是勞頓,安排了眾人去歇息。李劍仁卻被直接傳喚去丞相府,商議戰爭事宜。李劍仁自然知道這個時候可不是拿捏的時候,畢竟在這裏自己無權無勢,人在屋簷下,還是要低頭的嘛!

這不,這位李大人,一進丞相府,遠遠看見大堂之上坐著許多人,而正中間位置上卻是一名氣度懾人的中年人,身著青衫,手拿羽毛扇,一副騷包模樣。李劍仁急忙三步並作兩步,上前別拉住這人的手,狠勁抹了一把眼睛,帶著哭腔道:“諸葛丞相,我可總算又見到你了啊!果然您老人家依然風采依舊!”這聲調,整個就是一離家被欺負了的孩子,好不容易見了家人滿身都是委屈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