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趔跌跪在一旁吃痛去了。
“好!好……非常好!”李靳看得出來,黃勝是動了腦子的,連著兩著避讓看透了馬七的招式,發現馬七動作淩厲,下盤卻太高,缺乏保護。所以攻擊下盤,一擊得手。不過如果馬七的下盤功夫能在穩點,怕是要這樣得手就難了。
“剛才大家都看出什麼來沒有?對,馬七刀法淩厲,可腰馬太高,容易給敵人可趁之機。”李靳一邊度步一邊對著軍士們侃侃而談“這步法同要腰身手臂應該是一體的。欲動著,下盤先行,腳步穩固,基礎就不容易撼動,敵人就沒有可趁之機。而這沙場互搏之理,當在一擊斃敵,以閃電之勢,泰山之力,一擊而使敵成齏粉。如何才能一擊斃敵?一處用力,全身輸力,以全身之力集中與一點,成必破之勢。這樣敵人才沒辦法抵擋。如一擊不能中,則需輾轉盤側,左右消磨,耗敵之精力,使敵疲憊不堪,趁勢取之。攻其不備,擊其必救。這刀法如同兵法,理應刀無常勢,應敵而變。惟有如此才能百戰百勝,斃敵而保己。”
“李副尉,如果敵人象剛才黃勝那般與我消磨,我又該如何處置”跪在一邊揉腿的馬七一臉虔誠的問道
“以靜製動,以不變應外變。不動取守勢,就沒有破綻。而你出招幅度越大,露出的破綻就越多,就越容易被敵人攻擊。以後每天勤學苦練,達到後發先至的程度,就可以不用害怕敵人跟你消磨了”李靳笑了笑:“眾將士(好象隻有兵士沒有將軍)聽令,從今起,每日紮營之後,必集與此所,李某當教習刀槍拳腳之理,爾等日後沙場拚搏,可如虎添翼。”
李靳取了柄橫刀,象剛才馬七雙手執刀一般,用了個藏刀式,把兩手執刀柄藏與腹前,取左偏馬步。
“如果剛才馬七步法如此,就不會被黃勝輕取下盤。”隨後舉刀下劈,力止與腹前,“如此,力道有始有終,發與一點,止與一點,才能不至失衡,不會被敵借勢”
既而腰馬右轉成右偏馬,雙手由麵前撫過而下劈與前,雙手又止與腹前。“如此,以步帶腰,以腰帶臂,以手臂帶刀,則刀猶如你的另一節手臂,才能揮舞自如,力道均厚。”
李靳將左腳收與右腳側,手臂從腹前提至右側與頭平行,“這是提刀式,可撥擋敵人下劈之勢。因敵刀鋒下劈不遠,力道不能成型則很容易被你擋掉。”
然後左腳前進半步,刀刃又下轉側外,繼續下劈。“此勢可在你撥擋敵人之後,趁敵人氣力遲滯,進半步以刀劈斬其腰。因其勢未出盡,所以一定來不及收步,就不能躲閃掉這一刀……………………………………
李靳在隊前那麼一著一式邊演練,邊講解,隊裏的士兵也都手執木棒,跟隨著李靳一起練了起來。在李靳回身劈斬的時候,看見燕九聖兩眼放光,拿著橫刀在隊伍最後麵有跟著甩了起來,不禁嘴角一笑……
注釋
1:書中設定每營
轄6~8團,團200人(有時以300人為團),團設校尉。每團轄2
旅,旅100人,旅設旅帥。每旅轄2隊,隊50人,隊設隊正。每隊分
為5火,火10人,火置火長。府兵總稱為衛士,善弓馬者為越騎,
餘為步兵、排矛手、步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