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沙場練兵(2 / 3)

“因智取者勝!”

……………………………………………………

三十人的答案各自不同。李靳看著剛才唯一一個說智取的家夥,長了一對淡淡的眼眉,高細的鼻子,若不是身上鼓鼓的肌肉,到是象個讀書人。

“你,叫什麼名字?為什麼說智取者勝?

可有你的理由?”

“回稟副尉,某姓黃名勝。從軍者多孔武有力,或從戰陣數載,器械熟習,然後每戰皆有死傷,何也?獨依智取者,雖戰以命博,卻百戰百勝,無他,識時辨勢,擊弱避強,長勝者也”

%……¥#•;*——*#•;#!

聽的李靳是一頭的汗啊,這個感情真的是個讀書人,說話怎麼那麼拗口。不過道理是聽明白了,兵書上說的避實擊虛的道理被他融化到臨戰互搏中。不錯,可造之材,懂得融會貫通的都是聰明人。不過還要試他一試,萬一是個嘴把勢……

“你呢?你叫什麼?你為什麼說孔武有力者勝?”

“回稟副尉,某喚作馬七。小人覺得,這兩人打將起來,難免互相都要挨些拳腳刀箭,這動手力大的,對手就傷的重些,那麼自己的損失就輕些。對手雖然兩拳卻頂不上我一拳,那不是我勝還是他勝不成?而且這出拳打人的道理,小人也稍微有些感觸。不管用什麼打法,什麼著勢,力大而重的,就能穿透別人的拳頭,打進別人的軟肋。就能賺到便宜。”

嘿……這小子別看話語粗野,其實有些地方說的也很道理,力道渾厚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壓製輕浮的著數。也要考察考察。

“既然如此,你二人來當眾演習一番,也好叫大家看了你們的本事,相信你們的道理”

“領命……

“遵命”

這兩個就開始在隊前披掛木甲。這木甲是專門用來打鬥練習時用的,一起使用的還有一根前麵包了毛氈的木棒,全當了刀劍使喚。

兩個人麵對麵,間隔五步左右站著。執刀的姿勢也各自有異,馬七雙手執刀,站成前後步,手在腹前,刀尖斜斜上上。而黃勝卻單身執刀,身體側立,左手按在前麵,右手把刀平執,刀口象下,

雙目逼視馬七。

兩人互相打量了幾秒,馬七突然一個箭步走到黃勝麵前,

雙手舉過頭頂,兩臂驟然發力,力貫長虹一般向黃勝頭上劈去,這一手極快極猛,不僅僅周遭的將士和燕九聖大聲叫好,就連李靳也暗地裏吃了一驚,這分明是劈劍的著式!

黃勝大吃一驚,急忙後退一步,身體改偏右側,把左腿收到後麵,將右手由下及前,從頭頂漫過由右上向馬七斜砍去。

馬七這立道十足的一劈過後,右腳進前一步,雙手在前,刀尖向下。由下及上帶出一股弧度,格飛黃勝那斜砍的力道,左腳繼續前邁,雙手一轉,刀尖向上,一個側轉腰,斜劈向黃勝。

嘿嘿,看得李靳心中大樂。這馬七別看說話傻呼呼直楞楞,手中刀法是相當霸道,頗似日本後來的劍道。由此看來,果然日本的劈劍是從唐朝學到手的啊。這看似簡單,卻在隨意的前後步交叉和劈格刺挑四種基本動作卻可以有無限的組合。這種刀法霸道卻不難學,雖然馬七用的還不夠規範,身形還不夠大氣,但是隻需稍加點撥,就可以在軍中推廣為橫刀的劈刺法,最適合戰場上的複雜大環境中用的簡單著數。

不過這黃勝也不簡單,就地一個側滾。避過了馬七的側劈,正在李靳笑著想喊停的時候,黃勝衝過來也把那木棒當做雙手刀舉過頭劈過來,可正在馬七抬刀要橫斬黃勝之時,黃勝突然身形一矮,借著低身的力一下劈在了馬七的膝彎內。疼得馬七大叫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