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發生的事情後來變的很簡單,對於以征討殺伐為生的安西士兵們,區區幾隻狼算不得什麼,狼群剛剛逃跑他們就嬉笑著互相包紮救護。而這卻是李靳麵臨的第一次生死搏鬥。過去在後世,李靳也曾有過生死考驗,也曾在餐館爆炸前最後一秒被爆炸的氣浪推出門外,也曾經徒手放倒三個夜裏搶包的蟊賊。可是那些,並沒有這次與狼群搏殺如此強烈而真實的刺激感,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回過神來看身邊的兵士們,雖然身上都有甲革的保護,卻還是很有幾個人中了著。有名士兵的手臂上的皮製護環生生被狼扯爛,小臂上一片血肉翻卷。躺在那裏卻一聲不吭,任由同伴幫他止血包紮。李靳怕他動脈出事,還上前用小木棒絞緊布條在胳膊的近心端束上了一道。不過看著他的臉色越來越蒼白,頭上豆大的汗不停的滴下,在沒有輸血醫療手段的唐代,怕是凶多吉少。
李靳不由想起,這些兵士應該已經是職業的募兵了。唐朝初年的時候,軍事上還是沿襲隋代的府兵製,就地劃片,按地區的寬闊和人口的多少設立軍府。抽取一批青壯年平時耕種勞作,農閑時就集合在府中進行軍事訓練。連些簡單的甲胄弓弩和橫刀私馬等物也是私人自備。這樣既避免了政府養兵的繁重負擔,還保證了古代人口相對稀缺時那些壯年勞力不至於不能務農,影響生產。跟屯田有點象,但是更多了些寬鬆的性質。不過到了後期邊疆多年有小規模衝突征戰,駐守邊疆的府兵卻要按期更換,非常不利與長期對峙。加上田地被吞並越來越多的人買不起軍資去當兵,所以隻有逃戶。所以後來國家出資養兵,招募一批有戰鬥經驗,願意長期從軍的士兵作為募兵,長期駐紮邊疆,成為職業軍人。而職業軍人的出現就大大的減輕了各軍府的國防任務,很多軍府因為長年沒有出過府兵,已經成為一個概念上的框架而已。而到了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政府下令,允許甚至鼓勵士兵家口隨至其駐守處,並給予田地屋宅。這成為節度使兵製最終確立的標誌。
單單是變成職業雇傭兵,到是有利無害,職業軍人更加熟悉戰陣,有國家優厚的待遇而無後顧之憂。使得軍隊的戰鬥水平得到極大的提升,恒羅斯大戰時兩萬安西精銳壓著十多萬阿拉伯鐵騎打就是最好的證明。不過這職業軍人慢慢久駐與一地,家屬和兵源慢慢開始地方化,並且由於政府內的某些阻力而被迫長期在軍中執掌兵權的將軍贏得軍心,日後漸漸成了安史之亂產生的一個重要因素——軍隊地方化。
“我既然來了,豈能讓你安史之亂敗壞了大唐的盛景?”李靳心下一股豪情。不過經過跟燕九聖的過手還有這次搏狼之戰,李靳發現這群募兵雖然勇武強悍,熟悉戰陣,但是這手上刀槍拳腳的功夫未免有些太過粗鄙。甚至後世某些武裝警察都有不如。看來,這正是自己可有大作為之處。
“兩人相搏,勝者因何而勝?”
李靳很滿意的看著著眼前這三十個小夥子。不錯,都很精壯,身體也結實,眼睛也很明亮,拿來做親隨是最好不過的了。
李靳(在燕九聖手下做副官,不過燕九聖天天求著李靳教他武功,所以這隨時可以要挾的主官在李靳麵前就是個擺設)手下有一個團足足三百人(見後注1),他每旅抽了十個精壯出來,每天趁紮營之後的時間集合在一起訓練。
“不需拘謹,既然問你們,可以依次回答”
“因勇悍者勝!”
“因勢凶者勝!”
“因孔武有力者勝!”
“因器利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