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初戰(1 / 3)

冀州是太平道的大本營,有黃巾亂軍數十萬,如何才能夠有效的牽製住張角的主力部隊,並且行機殲滅他們。

“我們現在的兵力多少,各個兵種配置如何?”蔡銘問道。

“我軍有屯騎部重騎兵兩千,越騎部輕騎兵三千,長水部胡騎兵三千共騎兵八千,另射聲部禁軍弓箭手部隊五千,步兵部重步兵一萬,輕步兵五千,盾步兵兩千,另有一路收攏有郡國散步兵近萬,工程兵,群雜兵等亦有數千,總計軍士近五萬。”軍中主簿回答道。

有八千精銳騎兵,以精銳騎兵對未經訓練的普通黃巾軍足可依一抵十,兩萬的精銳步兵,用得好的話,以一抵三亦不成問題,如此一算其實雙方看上去的兵力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差。蔡銘心中默算作。

張角在廣宗的軍隊雖然號稱數十萬,但廣宗就是個縣城,就算他後有巨鹿郡,清河郡安平國等後方支援,頂多也不過能夠存儲支持二十萬人的糧草,而這二十萬人,就算全部是士兵,但真正而對主戰不對不會超過十五萬,十五萬主戰部隊,能稱之為精銳的就更少。這樣算來別是牽製,隻要操作得好若能將張角引出廣宗成就是趁機殲滅他也不是全沒機會。

聽完主簿的話蔡銘略一沉吟,笑著對盧植說道:“我們並不是沒有機會殲滅張角。”

“易之有何良策?”盧植問道。

“世家。”

蔡銘隻說了兩個字,盧植就會意過來,笑著點頭,示意蔡銘繼續說下去。

“黃巾起義,損失最大的是誰?是當地的地方世家大族。所以皇上一下令地方可以組織義軍後,地方世家大族就紛紛組織起義軍以抵抗黃巾亂軍。但是他們由於缺乏統一的調度卻很難形成有力的戰鬥力,隻要我們能夠很好的組織起來少說可以增加數萬精兵。”

說道這蔡銘停了一下,話語一轉道:“不過冀州既是地方世家的大本營又是黃巾軍的大本營,除了廣宗的十數萬大軍外,曲陽還有張寶統帥的大軍近十萬,其他小股流寇無數,所以我們殲滅張角的機會隻有一次。”

盧植也想到這一點,點頭道:“這唯一的一次機會還必須要將張角引到城外,否則不但我們的騎兵優勢沒有,張角有數十萬大軍據城而守的話,就算有世家大族的家兵加入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攻下廣宗。”

“不錯!”

蔡銘接過話題道:“所以就要委屈一下我們的將士,在接下來的試探性會戰中,除了第一場威懾一下他們,讓他們以後不能放開手腳來攻打我們外,以後的戰鬥要每戰必敗。”

“可是第一場戰鬥為什麼要勝利,一場戰鬥的勝利根本就不能威懾住他們。”其中一位校尉不解的問道。

“除了威懾他們,還要以這場戰鬥的勝利來趁機將騎兵派出去,以騎兵防止他的主力部隊向外流竄,同時威懾張角在近期不敢放開手腳攻擊營寨,麻痹他們讓他們以為我們隻是打騷擾戰牽製他們。給我們充足的時間準備聯絡世家大族。另一方麵用派出去的輕騎兵和長水營的胡騎兵清掃流竄的小股黃巾亂兵和運送糧草的輜重兵,斷其兵員和糧道,逼張角下決心出城與我軍決戰。到時候隻要營寨中的士兵守住陣腳,騎兵再殺他一個回馬槍,再加上暗中埋伏的世家大族的家族精兵,正可一舉將張角這一部殲滅。”

蔡銘意氣風發的說道,說道後麵思路越來越清晰,頗有點揮斥方遒,指點江山的味道。

盧植沉吟了片刻覺得此計大有可為,而且就算是失敗也不會有所損失,亦能很好的牽製住張角。因此大家又商議了一些細節後,立刻遣人去與冀州的世家大族,以及各郡國太守聯係。

......

第二天,張梁又帶著三萬黃巾力士及其他普通士卒近十萬大軍前來挑營。

雙方擺開陣勢,蔡銘與盧植兩人並立於中軍帥旗之下,兩邊各營校尉分兩列,分列兩旁。

俗話說人馬過萬,無邊無際,更何況是數十萬的大軍,一眼望去,滿眼都是看不到邊際的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