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到新鄭縣,蔡銘帶著自己的印信秘密找到新鄭縣令。讓他秘密的征集了數百人的部隊帶著自己的書信,繼續打著自己的旗號虛張聲勢奔洛陽而去,而自己等原先額八百突擊營軍士則曉宿夜行秘密繞回長社。
對於蔡銘的命令,突擊營士兵雖然不解,但是卻依然沒有半點遲疑的堅決執行。此時的突擊營早已經對蔡銘佩服的五體投地。若說以前蔡銘通過挑營並殺人立威,是讓突擊營死士敬畏的話。後來的同甘共苦,一起生活和訓練,讓他們稍稍有了些認同。
在演練訓練時蔡銘曾經承諾,隻要好好配合自己餓演練,他會讓突擊營,僅僅隻是突擊營,盡量保證一半以上的生還的概率。當時甚至是包括徐晃在內,很多人都因為蔡銘說的是大話。以八百人突擊穿透上萬人的營寨突圍,能有是非之一的人活下來就已經是大幸了。但是見到蔡銘說的信誓旦旦,自信滿滿的樣子,在想想之前的厲害,眾人還是多少報了點希望。畢竟螻蟻尚且貪生,誰都不會真的希望去送死,所以在之後的演練中很是配合蔡銘的操練。
現在蔡銘做到了,遠遠超過之前預期的一半的生還概率。目前八百人突圍,隻有不到十幾人在之前闖營的時候意外身亡。這可是比之正常的常規戰爭的生還率還要高得多。
如此一個能夠創造奇跡,能夠讓他們這些無奈的死士能夠幸運生存下來,並且武藝高強,能夠與他們同甘共苦,危難時刻甘為他們犧牲的統帥又怎麼能夠不讓他們敬服呢?有如此神奇額統帥統領,還有什麼奇跡不能創造。之前最危險的突圍已經闖過去了,現在大家一個個都滿懷激情和期待,現在大家都已經知道了突圍的目的並不是去洛陽求救而是趁機縱火。
蔡銘詳細的同他們講述並分析了縱火的戰略構想,和可能造成的結果,並且帶他們偷偷觀察了黃巾主營寨的紮營情況。
不需要生死搏殺,隻要一把火在恰當的時候縱一把火就可以再立一個不下於先前作為死士突圍的更大功勞。這些人的眼睛一下子都亮了起來,因為先前加入死士營的連升兩級的承諾,若是在有縱火燒毀黃巾營寨大敗黃巾軍的功勞,那不是都可以由基層士官一舉跨越到低層軍官的層次,吃上皇糧,成為正式的官吏。
眾人再次看蔡銘時眼神變得灼熱,更加的敬佩,還有感激。一個個巴不得蔡銘能夠明天就帶自己等人去縱火燒營,好早日立下這天大的功勞。
不過潛回長社之後,蔡銘等人並沒有立即潛入到黃巾大營放火,而是讓大家好好安頓休息,睡一個好覺。
因為在新鄭縣的小小耽擱,蔡銘等人潛行回長社時,已經是突圍之後的第四天。盡管大家都有戰馬為坐騎,但是為了不影響趕路,大家都隻帶了不到五天的幹糧,現在就隻剩下兩天的糧食,所以為了不空肚子,縱火最好就在這兩日。
好在經過前麵三天的緊張,黃巾軍可能通過自己的情報係統知道了蔡銘的八百人真的趕回了洛陽。因此防止官軍對大營之後的雜草和灌木縱火的警惕性大大降低,到蔡銘回道長社時,又已經沒有什麼防備了。所以在當天蔡銘就能很輕鬆順利的帶著大家實地考察,近距離的觀察地形地貌。
而且五月份的南風在長社實在是太常見了,幾乎沒有那天不起風,而且晚上的風還都比較大,完全不用考察蔡銘耐力般的長時間等待。
考察完黃巾大營的當天晚上,帶大家回營之後,蔡銘又一次單人匹馬的潛回到了長社城中同皇甫嵩和朱雋兩人見麵。
“易之情況如何,你有沒有受傷?有多少人成功突圍?”
皇甫嵩兩人看到蔡銘安然無恙的潛回城中,心中大喜。自蔡銘離開長社突圍後,就一直在為蔡銘和那八百軍士擔心。現在蔡銘沒事,安全的回來就是一個最大的好消息。同時兩人也還急著想知道有多少人突圍成功了。
之前因為黃巾軍的圍堵,且城中武藝高強身手靈活的好手不多,在加上之前由於蔡銘等人的闖營,使得黃巾軍加強了夜間對長社城的封鎖,所以盡管皇甫嵩兩人派了不少人想在夜間潛出城去打探蔡銘突圍的情況,但是大多有去無回。因此對蔡銘等人的突圍情況一直不很清楚,隻隱約知道蔡銘等人突圍成功了,但並不知道有多少人成功突圍,也不知道主將蔡銘有沒有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