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振衣皺眉道:“天條方立,怎麼就鬧出這種妖蛾子?”
姚妖王眨著眼睛道:“去看看不就知道了,我和你一起去。”
“人間之事,機緣在兩年之後,與其枯坐沉思,不如隨姚妖王去散散心。”知焰也在一旁勸道。
……
遠望龍空山主峰毒舌領,,高數千丈如一根巨大的舌頭豎起直刺天空,上麵卻寸草不生。這是一座鍾乳石山,陽光照射下呈現各種顏色,黑的、白的、紫的、紅的、黃的、綠的,應有盡有。山壁表麵並不完全光滑,凸出的岩石分布呈現出各種形狀,似狗、似龍、似蛇、似仙女、似怪物,千奇百怪如世間眾生百態,都爭相折射出各色光芒。
多年未見,走進山中才發現此處已改變了摸樣,在奈何淵盡頭的毒舌嶺山腳下,原先幻法寺的所在,修了一座法陣守護的莊園,繞著莊園立了七座塔,與空桑山的玲瓏塔不同,這些塔高台實心形製各異,應是采煉毒舌嶺上的鍾乳石建成。
近處再看毒舌嶺,梅振衣不禁有些眼暈,隻見上麵密密麻麻鑿建了無數的石室,應是小妖們修煉之所,整座山遠看象一根巨舌,近看又像一個碩大的馬蜂窩。
“去清漪三山學會了鑿建通天福地,又在空桑山煉過手,此處經營多年,梅公子,你看氣象如何?”姚妖王問道。
梅振衣沉吟著答道:“果然別具一格!”
……
毒舌嶺後麵是一望無際的數百裏陷人沼澤,早間多有瘴氣,晚間又有白蝙蝠在空中飛舞,不適合穿行,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離毒舌嶺八百裏之外,蠻荒腹地中又是一片開闊的山野,是適合於修行的自古天成福地。
昆侖仙境地廣人稀,為廣大天成道場,這種福地很多,蠻荒中就更多了,此地一直無名也無人駐足修行。幾十年前來了一位修士自號托始老祖,帶著門下一夥小妖,在一道峽穀的盡頭建立門戶,起名為碧落峽道場。
能在蠻荒中立門戶,必然修為不錯,姚妖王好多事,曾去碧落峽相邀托始同為龍空山妖王,結果碰了半鼻子灰。那位老祖心胸大得很,怎肯僅僅為一妖王?
其時正值天人大亂,昆侖仙境也是亂象叢生,若沒有遇上青丘山那種變故的話,蠻荒中倒是一個相對清靜所在。托始老祖於蠻荒腹地立道場、開法會,評點各派、各教爭端以及修行之得失,宣講無上之大道。在他眼中口中,太上、無量光無非如此,已盡皆了然。
不得不說,這位老祖所講所宣,很對蠻荒中那些自感成靈修行、未得師道傳承的樸素妖族胃口。至少那種總論萬法而批斥、指點江山無所不智的感覺很爽。於是碧落峽越來越熱鬧,成了蠻荒中一處眾妖族往來聚集之地。
有人是虔心向托始老尊求道、學道;也很有人把托始老祖當笑話看,閑的無聊來湊熱鬧起哄而已,比如姚妖王之流;還有人更閑,於法會上與托始論道逗樂。鎮元子宣布聞醉山法會不再召集之後,托始老祖號稱碧落峽法會足可取代,蠻荒中一時也有幾分“盛況”。
梅振衣隨姚妖王來到碧落峽時,隻見一條開闊的山穀,兩邊有斷續削成岩壁,上麵有不少摩崖石刻,三三兩兩的、形形色色的修士在各篇崖刻前指點談論。遠方山穀的盡頭有一片高地,上麵有殿堂式的建築,雖然梁柱、鬥拱等細節之處草草營造,不能與蠻荒之外的樓閣相比,但在這蠻荒之中也算不多見了。
山穀中各色修士約有數百人,梅振衣皺眉問道:“聽說法會就要召開,怎麼就這點人?”
法會一般分兩種,一種是門內法會,另一種是開門結緣法會,由大威望成就者宣講,場麵往往是各派門人與散修齊聚。梅振衣雖沒有參加過昆侖仙境的聞醉山地仙之祖法會,但也知其規模氣象,碧落峽法會號稱可取代聞醉山地仙之祖法會之盛,場麵也太寒磣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