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回、得意聞醉曾見斥,自鳴妖王碰壁回(2 / 3)

姚妖王笑著解釋道:“不要忘了這裏是什麼地方?參加法會者不可能帶很多小妖穿行荒野,前方道場中所聚,大多附近的妖類以及依附托始的門下弟子,今日穿行荒野來此的數百人,有一多半是你我這樣看熱鬧湊趣的,剩下的那一半才是真正參加法會所謂求道、論道的。你來此,感覺如何?”

梅振衣不好評價,隻得答道:“法會還沒開,談不上什麼感受,有點像鄉下的集市,此法會多久一次?”

姚妖王:“聞醉山地仙之祖法會六十年一度,講解萬流歸宗發端法訣;碧落峽托始老祖法會三個月一次,雖然規模小點、次數也頻了點,卻號稱大道所指無不盡言。”

穀中有一位修士聽見了兩人的談話,搖頭插話道:“道友此言差矣!大道不論多寡,有緣能悟者得之,老祖之言無所不含於各途接引,隻歎聞者不悟。此處摩岩石刻,記述此前各場法會宣講真言,你們可仔細觀摩,否則難解本場法會真意。”

梅振衣回禮道:“大道不論多寡,有緣能悟者得之——道友此言甚是!……姚兄,我們去看看那些摩崖經卷。”

梅振衣來到最近一處石刻旁,第一眼就被上麵的內容所吸引,因為上麵記述的法會開講題目竟是《托始老祖解兵法——論碧山潭之失策》。看完之後神情卻很古怪,不知該作何評價。

其中的內容很簡單,托始老祖站在碧山潭末代掌門元湛的角度事後分析,碧山潭應該如何針對妙法門的逼問之舉順勢而為?應借晚談亭與醉劍客的犧牲,激發各散修小派的同仇之心,居中養成大勢,最終滅了妙法群山一派,並趁勢一統昆侖仙境雲雲。

梅振衣沒話說,又去看下一麵摩岩石刻,發現剛才那麵石刻所記法會應是碧山潭滅派之後、眾散修圍攻妙法群山之前,因為這一片摩崖所記的題目是《托始老祖解權謀——論妙法之圍廢計》,其中添加了托始上一場講法時尚不清楚的情況。

此法會是在妙法群山解圍後,托始老祖的指點江山,感歎甚至斥責徐妖王、左遊仙、寒山等人無能廢計。有那麼多人追隨他們攻打妙法群山,竟不乘機擴張其勢,反而自縛手腳毀大好形勢,隻斬楊天感而還。

當時應借勢遍邀蠻荒妖王、號召各派一舉拿下妙法群山,功德大勢成矣,再借鎮元子攜眾仙家避亂歸天之機,勢如破竹滅聞醉山萬壽宗一派,則昆侖仙境無人再能禦之。其中又回顧了上一場法會,以妙法群山遭圍之事印證自己此前所言不需,可惜徐、左等人未能行之,以至最終廢計,否則必當一統昆侖仙境雲雲。

梅振衣又無語,跳過幾麵石刻再看,有些驚異啞然,有一麵摩崖記述的是《托始老祖解大成——論妙法祖師之自弱》。這場法會與剛才石刻記述相隔的時間應較久,談的竟然是妙法群山祖師西王母如何一統天庭之道,看來隨著亂象展開,這位老祖聞知了更多的仙家之事。

在第一麵摩崖石刻前梅振衣很驚訝,看的也很仔細,到了第三麵摩崖前,略微掃了一眼題目就走了過去。身旁有兩位修士正在談論,其中一人道:“老祖之言,明心見性遊刃從容。老祖之心,直指道樞深如淵海。今日方知大道所求!”

另一人道:“老祖之心豈止深如淵海,乃無形無極,盡人間仙界之道,勘舉世輪回之本。”

姚妖王在一旁悄然道:“梅公子,你怎麼不笑?”

梅振衣反問:“有什麼好笑的?”

繼續前行,摩崖石刻所記法會內容越來越豐富。有很久以前的,譬如《托始老祖解緣法——論聞醉清風之孤寡》,講的是清風仙童當年應如何確立萬壽宗祖師之威,如何趁鎮元子不在的機會控製萬壽宗一派,最終架空鎮元甚至將之轟殺成渣,必不會落得攜明月孤身而去的淒涼下場。

有新近刻成的,譬如《托始老祖解大道——論鎮元大仙之休戚》,其中既有對鎮元大仙如今地位的嘲笑,也有站在鎮元子角度的一番策論。他若是地仙之祖,早已實現真正的“萬流歸宗”,也應該實現人間仙界萬流歸宗雲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