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慕瑾:
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其父是陝西省監察委員,在縣黨部任黨部秘書。
她也是舊時代的知識女性,從她讓她爹給她改名成慕瑾,就看出她心中的女性強者是秋瑾。
生在黨國大員的家庭裏,她從小就認為國民政府是這個國家的正統,任何黨派都是妖言惑眾、居心叵測的組織,她看不起他們,認為他們阻礙了國家發展。
所以她崇拜李清同,認為李清同就是黨國對內的鬥士,是勇士。
她從學校走出來,一心想抗日,她去學校裏演講,甚至去廟會演講,堅定的宣傳國府抗日,為前線各戰區的將士募捐。
她心眼不壞,甚至有時很單純,比如楊文財調戲她,她除了羞怒外,並沒有報複的念頭。但愛這東西很奇怪,一身痞氣的楊文財屢次調戲她,她反而暗暗喜歡上了他,甚至以此認為自己比女共黨王雅楠強。
最後中槍時,竟凜然讓李清同開槍打死她,她不想落到日本人手裏,那股視死如歸的刹那,不比秋瑾遜色。
她是抗戰之初青年學生的一個典型。隻認黨國,不認共黨,隻想抗日,不懼犧牲。
王回城:
縣城商會會長王大善人的獨子,保安團團部勤務兵,國民黨埋在縣城代號“擲彈筒”的高級特工。
王回城因為胖,很有喜感,人緣也好。他精明且心細,有眼力價還很油滑,身為縣城首富的兒子,但不跋扈,有一點紈絝的精神頭,但懂得收斂,不惹人煩。
他走的路其實都是他爹安排的。縣城首富王大善人,他的財富和實力不是縣城裏的生意,而是馬幫走私,煙土、軍火和私鹽才是王大善人發家的根本。
為了更好的發展,王大善人用金錢打通了上層,交換條件就是他的兒子為黨國效力。於是王回城去了南京,接受了高級特工的培訓,他成了為家族利益保駕護航的砝碼。
從小就跟在楊文財後屁股轉的王回城,對楊文財感情很深,他甘願進保安團當勤務兵,當然這一方麵是有職務之便利於開展行動,另一方麵他也確實愛和他楊哥待在一起。
但任務就是任務,他暗暗阻撓楊文財與王雅楠和好,是不想將來他執行任務後楊文財很為難。他甚至偷偷的約會白慕瑾,給她講楊文財小時候的英勇故事,有意給他楊哥找媳婦。
最後他身中數槍,自感活不了了,想到自己一事無成,對不起愛他的老爹,便想臨死前做點什麼,於是槍口對準了王雅楠。
但子彈打在楊文財身上,他哭了,死前告訴楊文財自己的秘密,希望楊哥原諒他。
寇澤斌:
守陵人寇家的嫡傳後代,紅二十六軍少年先鋒連連長,後被招入陝北政治保衛局。
他是所有人中最具有兵的鋒芒、兵的殺氣的人。
因為哥哥和很多熟悉的戰友被肅反殺害,他帶著嫂子和侄子小豹頭潛回了家鄉。那時他心中的信念不是動搖了,而是崩裂了,他不明白這個世界怎麼了。
楊家霖勸他為了小豹頭有個完整的家,讓他跟他嫂子組建家庭,此為佛家的大善。亂世兒女結為了夫妻,家的溫暖也在慢慢治愈他心中的傷。
王雅楠找他歸隊,他沒有答應,因為老婆懷孕了,他必須留下來守家,但他內心一直焦灼不安。他很迷茫,所以才經常找楊文財喝酒。
楊文財告訴他此事遵從本心,但他的心亂了,此刻做任何決定都算不得數,等孩子出生後再說。
又說打小日本是個長期的事,打鬼子就不必在乎穿什麼軍裝,到時你想去殺鬼子,可以來我的保安團當副團長。這樣一位戰將,楊文財當然不會放過,但他尊重寇澤斌的選擇。
寇澤斌信任楊文財,便放下了心結,安心當護林員。最後時刻他挺身而出,凶悍的殺敵,最後力竭死在袁逸舒的刀下,他用自己的犧牲護住了祖宗的黃陵。
玄清道長:
黃帝陵保生宮嫡傳弟子,當代保生宮當家主持。
這是一位令人尊重的人,他懸壺濟世,被窮苦百姓尊為道仙,他與國共兩黨的高層都保留著不錯的交情。他的口頭語就是道不參政,但道亦愛國。
他敬重劉誌丹,也願意為艱苦的紅軍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他為紅軍指戰員免費治傷治病,獲得了紅軍的信賴,所以劉誌丹才將他視為奇人,並信任的托付一些事。
他是看著楊文財、王雅楠他們這些守陵人的後代長大的,並親手授藝調教他們。而玄清道長身上那股子飄逸的仙風道骨、俠骨柔腸和愛國情懷,深深的影響了楊文財他們,可以說他是孩子們的啟蒙老師。
他知道了楊文財是小友劉誌丹埋下的紅柏後很欣慰,甚至在想怎麼撮合這兩個孩子的婚事。
最後時刻他取出帝柏劍,用自己的死完成了曆代祖師爺護陵的使命。
他是一位身具大義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