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對吳曉帆來說是一個考驗。
下午,他要去拿綠本了。
早上,他穿上黃馬甲、戴上頭盔去了兒子學校門口。
他就是想看一眼兒子。
遠遠地,看見了吳憂,後麵跟著的是孩子的姥姥。
肯定是張聰明一個人忙不過來,將她媽叫了過來。
吳曉帆心想,這樣也好,讓老太太感受一下帶孩子的生活,別整天抱怨孩子好養。
之前,吳曉帆兩口上班,孩子還小,沒人幫忙,他將自家老爹“請”了過來。
哪知道,老爹不來還好,來了之後家裏再無寧日。
老頭是從農村來的,小時候也沒有帶過孩子,一下子來到城裏,自己各種不適應。
再說帶孩子,他習慣放養,根本不懂什麼精細化管理。
帶孩子出門玩,回來一身泥土;天氣熱了冷了,也不能隨時更換衣物。
吳曉帆有點看不過去,私下說了好幾次,有變化,但不大。
張聰明就更直接了,直接罵:“老不死的,能幹點啥?50多歲的人,連個2歲的孩子都帶不了。”
吳曉帆聽到這話不太高興,與媳婦溝通,意思是可以批評,能不能注意一下方式。
張聰明聽罷,調轉矛頭,說:“不還是你沒本事?你要是有錢請個保姆,至於我這樣操心嗎?”
吳曉帆一想,確實是自己沒本事,才讓媳婦操心,讓孩子受罪。
他自我感覺就矮了一截。
他一矮,他老爹也更沒地位。
老家在家經常兒媳婦的嘲諷,甚至是謾罵。
好幾次,老頭子邊帶孫子玩,邊哭泣。
那時吳憂剛學會說話,他問:“爺爺,爺爺,你怎麼了?”
老頭說:“爺爺眼睛進沙子了,揉一揉就好。”
吳憂說:“那我以後不玩沙子了,這樣你的眼睛就不會進沙子了。”
老頭一下子被感動了,回家前趕緊將眼淚擦幹。
為了兒子,他得忍住。
吳曉帆說:“你不能這樣,他以前一直在農村生活,城裏的生活他不習慣。”
張聰明說:“不要拿農村說話,有些農村人為啥不一樣呢?人家有錢還能幹,你看看你爹。”
吳曉帆被說惱了,反問:“你家人的,也很好嗎?”
張聰明說:“我是個女的,男的怎麼能和女比的比呢?為啥結婚時都是男方出彩禮,女方不出呢?”
這是什麼道理!
有一次,張聰明又與老頭吵了起來。
吳曉帆也是兩頭哄,但怎麼也哄不住,老頭氣得自己跑回了老家。
臨走之前,老頭給親家、也就是張聰明的爹打了個電話,讓他來幫幫忙。
吳曉帆這個老丈人也很仗義,讓來直接就來了。
但他也是農村出來的老頭,帶起孩子和吳曉帆他爹,沒啥區別。
一個半斤,一個八兩。
吳曉帆的爹在這,做得不好時他還敢說兩句。
但老丈人在這,不能說,不敢說。
有次實在看不過去了,他多了兩句嘴。
老丈人直接給張聰明學話了。
晚上,張聰明與吳曉帆開始了家庭戰爭。
張聰明的吵架本事是一流的,幾個吳曉帆都幹不贏她。
吳曉帆問:“我爹能說兩句,你爹就不能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