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北灣的文化(2 / 2)

和曆史事件有關的節日有11月11日公祭日、12月7日國慶日、12月12日勝利日、4月5日登陸日。公祭日是祭奠1949年11月11日,櫻校侵略者在米桃市製造的屠城事件,那時候戰爭已接近尾聲,北灣聯軍將櫻軍圍困在米桃市,但因天氣原因和敵人的負隅頑抗,米桃解放戰役遲遲無法打響。同樣因天氣原因敵人的接駁船始終無法到達,被逼急的敵人開始對手無寸鐵的平民發泄,一場無計劃且無底線的屠殺開始了,但米桃市的平民不願意等待死亡,反擊是求生的唯一,盡管手無寸鐵,米桃平民依舊憑雙手戰鬥,到12月2日,除少部分乘接駁船逃走的敵人外,大部分敵人硬是被平民消滅,民眾與姍姍來遲的北灣軍在米桃市政府懸掛上北灣聯合政府的旗幟,標誌著最後一塊失地光複,這起事件造成90萬平民犧牲,但同時他們消滅了35萬敵軍,為這場戰役的勝利付出巨大犧牲。國慶日是紀念北灣三國建國的日子,1922年12月7日,北灣臨時共和國政府為嚐試不同的政治體製,將國家一分為三,烏鄉、青沿、鈴草三個國家正式成立,12月7日成為他們共同的生日。登陸日紀念的是4月5日,第一批移民者來到這片土地,從此開始書寫北灣曆史的第一頁。

此外還有少年節、雙親節、青春節等一些小節日。1955年,北灣三國與其宗主國仙麗恢複建交,北灣又重新接納部分仙麗文化。進入20世紀90年代,北灣又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新文化:小說和動漫,北灣的電視很早就普及,但播放的都是新聞、娛樂綜藝和紀錄片,影視作品偏少。到70年代,北灣影視才開始快速發展,不過由於北灣人拍電影向來追求精致,畫麵、演技和劇情等要求都很高,這樣的結果是雖然影視劇質量提高了,但成本也非常高,最後收益別說淨利潤,不虧本就算可以了。到90年代後,隨著動漫的興起,北灣的電影人們看中了動漫製作成本低的特點,紛紛投入動漫行業。與動漫一同興起的還有小說和散文等文學作品,因為這一時期的北灣人文化水平整體提高了很多,寫出來的作品普遍具有很強的代入感。小說與動漫實現了完美的結合,大量文學作品被製作成動漫,誕生了像《我的天使,我的彩虹》、《小小的夢》、《冰雪少年》等經典作品。

進入21世紀,世界局勢緊張,北灣出了一係列呼籲和平的影視作品,想勸和雙方陣營,但最後還是沒勸得住,2009年三戰爆發了,北灣又出了許多描繪戰爭時期人間的慘劇,三戰期間,雖然北灣本土未爆發戰爭,但北灣的經濟還是因為三戰收到一定的波及,許多產品無法出口。2019年,三戰結束,各國都忙於重建,沒有國家理會文化發展,填飽肚子才是眼前燃眉之急,北灣的文化發展在這個節點迎來了傳播機遇。北灣在積極援助各國糧食的同時,還為他們恢複了發電,讓每戶人家都能用上電視,最後免費出口北灣的各種影視作品和書籍。北灣文化就這樣被帶去了世界各地。

北灣的影視和文化作品都或深或淺地傳播著一個思想,那就是保持善心,善待身邊的一切人和物。烏鄉曾出過一部電影,影片結尾有一段話被世界銘記:多一些理解和包容,社會真的能減少很多矛盾,生活真的會少很多壓力,為了世界、為了人類和社會、至少為了自己,請做一個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