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失敗使北灣接下來的戰略防禦陷入一片混亂。拿下鳳凰花市後,櫻校軍開始向季州和徐明亮市進攻,而駐守盤灣的部隊也開始向西麵的濱海港市移動。但季州和徐明亮兩個城市並不好打,首先是季州市,季州處於桃花江的東岸,而櫻校軍在西邊,想要攻城得先想辦法渡過桃花江,但北灣的海軍已經全部部署在內河地區,對櫻校軍來說,北灣海軍是心頭大患他們不僅可以將自己阻攔在桃花江以西,若不注意他們還會繞回海上偷襲他們的補給船。而徐明亮市已經屬於山地,到處都是高山險水,櫻校的坦克部隊發揮不了作用。此外向濱海港方向進攻的部隊也被擋在了繁星河東岸,烏鄉西南軍在西岸架滿了火炮,水下還有潛艇部隊巡邏。三個方向都受到了阻礙,戰爭進程陷入停滯。
北灣這邊,裝備的劣勢是鳳凰花戰役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作為北灣工業最發達的國家,鈴草國擔負起來研究新武器的任務,首先是飛機,鈴草國在戰役中後期全心研製新一代的戰機和重坦。在戰爭中,他們總結了一些戰鬥經驗,並相互交流以共同提升軍隊作戰水平。
6月12日,鈴草國根據戰鬥經驗改良了飛機並加急生產。6月22日,櫻校軍高層經過商討,決定先攻取徐明亮市,軍隊加速了對徐明亮市發動新一輪戰役的準備,這些準備包括:囤積大量輕型卡車、山地炮等山地作戰武器;訓練士兵山地作戰演習;派出偵察機不斷在徐明亮市周圍巡邏等。徐明亮市的守軍也沒閑著。6月30日,裝備了新式飛機的烏鄉空軍部隊出動120架戰機朝著櫻校軍的駐地、空軍基地和訓練場撲來。沒有防備的櫻校軍一時間損失嚴重,但是不久反應過來的櫻校軍就立刻組織戰鬥機對徐明亮市區進行報複性轟炸。
1944年7月2日,遼洲大陸的西部,又一場戰爭開始了,艾色雷國向東麵的寧蒙國發起進攻,不久後的7月6日,安伯尼亞國和鎬音國在天中海爆發海戰,至此,第二次全球戰爭的影響全麵擴散。為了對付櫻校侵略軍,北灣三國不止一次地向東方國懇求出兵支援,但東方國卻拒絕了,因為:一,東方國的鄰國凜冬國還在陷入內戰中,東方國要出兵幫助這個北邊的鄰居,實在沒有精力去管理遼東灣那堆爛攤子;二,東方國與櫻校國外交關係較好,東方國並不願意打破這層關係,免得多一個敵人;三,包括東方國在內許多國家都不相信北灣能打贏這場戰爭,特別是鳳凰花戰役失敗以後。
而遼東灣的其他國家也都跟看客一般,冷眼看著北灣人民被櫻校侵略軍肆無忌憚地欺壓。北灣三國一時間陷入了孤立無援的艱難處境,這種壓抑得讓人喘不過來氣的氛圍,使每個北灣人對戰爭勝利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一種深深的自卑感刺痛著每一個北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