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灣三國剛剛建國時,全國人口約為500萬,為了擴充人口,北灣早在1923年夏就頒布了人口擴張計劃,到1943年的20年間,北灣人口迅速擴充到1200萬,人口的擴張使兵源也隨之增大,1944年反櫻戰爭爆發前夕,北灣三國的總兵力是90萬,但是一旦爆發戰爭,兵源需求量必然暴漲。
1944年5月11日,櫻校國悍然對北灣發起侵略,櫻校的行動讓北灣十分震驚且不解,因為在戰前櫻校國一直都在主動與北灣三國交好。但不管什麼原因,既然對方已經發起侵略,那就隻有反擊了。開戰之初,櫻校軍分兩路從盤灣、千靈進攻,盤灣方向被卡在城郊與守軍死磕,千靈方向則快速突入攻城拔寨。
1944年5月18日,鳳凰花戰役打響,守軍共計40萬,而攻城的櫻校軍人數有80萬,還有大量的裝甲和火炮。為了抵禦櫻校軍,北灣守軍調來大量反坦克炮和飛機對抗來敵。下麵細講鳳凰花市戰役:
鳳凰花市,因遍地的鳳凰花樹而得名,尤其是在城東的鳳凰山,每到六月這裏漫山遍野都會開滿火紅的鳳凰花,這裏的鳳凰花是全世界唯一一種可以開在高寒地區的熱帶植物。在市南的鳳凰花火車站連接著五個方向的鐵路,戰略價值極高,北灣占據這裏,就可以高效保證物資補給的送達,也可以保證盤灣、徐明亮和季州方向的安全。反之櫻校占據這裏,不僅可以切斷對方重要補給線,還可以對上述三個方向構成威脅,尤其是對還在盤灣苦戰的第二路軍進行直接支援。於是,火車站戰鬥成了鳳凰花戰役的開端,守備火車站的是烏鄉東南軍第21軍104師第16旅,共1.5萬兵力,旅長成順呼心。
戰鬥一開始,櫻校軍利用已占領的兩條鐵路線,依靠列車炮向火車站東西兩麵合圍,因為考慮到戰後還要使用,櫻校軍並不想對火車站線路造成過多破壞,而烏鄉軍早已在火車站外圍構築好了防禦工事,南段鐵路被拆除,未拆的地方還放置了聲控炸彈,櫻校軍的列車炮被炸壞輪子無法前進,隻能就地防禦。在西麵,烏鄉軍一邊阻擊,一邊試圖向列車炮靠近,因為列車炮上有防空武器,會對即將到來的己方戰鬥機構成很大的威脅。為此,烏鄉軍出動了坦克助陣,但因為都是輕坦,麵對有重炮的櫻校軍列車炮還是難以應對。烏鄉軍搬出反坦克炮對櫻校軍列車炮進行射擊,但效果一般,隻是將列車炮上的幾個機槍位打掉了,而重炮和防空炮的威脅還在,敵人甚至幹脆用防空炮放平當機槍使。不久,烏鄉空軍趕到,20架飛機對著地麵的敵方坦克和步兵掃射投彈,但是這裏暴露出了北灣空軍的一個大問題,北灣空軍裝備的飛機大多都是老舊的雙翼鋁架飛機,有的還是用的木架,這種還停留在20年代技術的飛機根本無法應對目前的戰爭發展。不出意外,這20架飛機很快被擊落了7架,其餘的不敢再應戰,隻能撤離。而此時,櫻校軍的坦克部隊到了。烏鄉軍傷亡較重,撤離至候車大廳內。櫻校坦克以及後方的列車炮對著候車廳建築一頓狂轟濫炸,烏鄉軍的反坦克炮也在奮力還擊,雙方始終沒能真正地遏製對方。在火車站戰鬥激烈的同時,城東的鳳凰山正在部署另一場戰鬥,鳳凰山自城區東北一直延伸到正南,地形是朝外的方向陡峭險峻,而朝內的方向都是緩坡,這座山是鳳凰花市天然的城牆。部署在鳳凰山陣地的是烏鄉東方軍第6、7軍和青沿中央軍第1軍,共計16萬人。麵對烏鄉軍與青沿軍的防守,櫻校軍直接用火炮和飛機輪番轟炸,烏青聯軍躲入了提前準備好的防空洞中,但不停的轟炸總會有一些倒黴的人被炸死,鳳凰山戰鬥僅第一天,聯軍就陣亡了2000人。第二天一大早,鳳凰山的守軍接連收到兩個噩耗,1944年5月20日,盤灣淪陷,鳳凰花市火車站也被敵方攻克。盤灣淪陷意味著敵人可以沿著河流和鐵路分別威脅徐明亮和鳳凰花兩市,這一下子斬斷了鳳凰花市兩個方向的支援,火車站的失守將會使敵方兵力調動更加迅速,敵人完全可以不打鳳凰山,轉而從無險可守的城西攻入城區。5月23日,攻克盤灣的櫻校第二路集團軍分兵沿著鐵路向鳳凰花市移動,烏鄉軍提前拆掉了鳳凰花附近的部分鐵路,並炸毀一些橋梁。24日,櫻校軍出動空軍開始空襲鳳凰花市,鳳凰花市居民在軍隊掩護下有序撤離,也是在這一天,櫻校第二路集團軍逼近城西郊區,南麵的櫻校軍也開始向北推進,守軍不得不從鳳凰山據點抽一批兵力調往城西。25日,東麵的櫻校軍開始向鳳凰山發起進攻,鳳凰花市麵臨三麵合圍,這一天,曾據守火車站的指揮官成順呼心在櫻校軍的轟炸中陣亡。26日,櫻校軍炸斷鳳凰花市通往季州市的鐵路,至此,鳳凰花市的生命線就隻剩下通往徐明亮市的鐵路了,當晚,西麵的櫻校軍率先攻入城區,緊接著是南麵,北灣軍隊不得不與敵人展開激烈的巷戰,雙方爭奪著市區的每一條街道、每一棟建築、每一個房間,就連矮人們也參與了戰鬥。在戰役期間,櫻校軍還多次捕殺、虐殺平民和戰俘,凡是落入櫻校軍手中的人基本都會被他們盡情折磨直到慘死。巷戰整整持續了9天,6月3日,櫻校軍占領鳳凰花市,這場戰役持續16天,北灣軍傷亡10餘萬,其中陣亡3萬,櫻校軍傷亡僅2萬,巨大的傷亡差距讓北灣人都蒙上了一層陰影,而櫻校軍也因戰鬥的勝利變得愈發狂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