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淪陷下的北灣(2 / 2)

在穩住局勢之後,北灣人民恢複了一些信心,但對整體還是悲觀多一些,為了鼓勵民眾,1946年12月7日,即北灣三國成立25周年,烏鄉國國家主席鹽越紀宣布北灣三國臨時合並,建立北灣人民共和國聯盟,首都定在季州市。鹽主席提倡用歌舞製造歡快的氛圍,從而鼓勵民眾對生活要抱有希望,相信自己、相信身邊和你一樣的人們,相信侵略者終會被趕走,團結一心的北灣人民終會贏得戰爭的勝利。後來曆史證明,這個提倡真的在精神上極大地幫助了北灣人民,人們不再因為物資短缺而壓力重重,不再害怕櫻校侵略軍,每個人都自信地麵對現在的一切,就行我們的偉人在長征時說過的,物質無法滿足的,我們就用精神去填補他!這個政策還開啟了北灣日後音樂文化的發展曆程。

關於地下城的物資補給問題,地下城都有農業和工業發展,食物和藥品不是問題,僅地下城生產的就足夠所有人吃飽飯了,而且地上的生產也沒停過。有時候遊擊隊打了勝仗,還能繳獲不少物資,

1947年6月,為了打破遼東灣和兩洋群島戰場的僵局,櫻校軍決定對占領區實施清掃行動,簡單來說就是掃蕩。凡是被認定為遊擊隊或幫遊擊隊幹過事情的都會被櫻校軍殺害,這政策在櫻校國所有的占領區都有推行,櫻校軍隔一段時間就會突襲某一村莊或城鎮,大肆地殺人、放火、搶劫、奸淫,大量的遊擊隊和無辜平民被殘忍殺害,民房被燒毀。在波國,國防軍還沒覆滅,每當櫻校軍屠村時,國防軍多會及時趕到以反擊;在軍民一體的北灣,民眾都會有武器反擊,他們至少也能跟侵略者一換一;畢利國就不用多說了,櫻校軍早已被畢利國防軍趕下了海,畢利國海軍還時不時地偷襲櫻校軍發往北灣的補給運輸船;那麼最慘的就隻有玉南和金聖兩國了,特別是金聖國,金聖國民眾奇葩地認為,隻要自己足夠聽話,侵略者就沒有理由傷害自己,如果傷害了,那就譴責他。這種思想使得金聖國成了戰爭中被櫻校軍殺害人口占比最多的國家。

回到北灣,櫻校軍也不是不知道北灣地下城的存在,但就是拿他毫無辦法,他們試過灌水、釋放毒氣,但地下城的排水口和通風管複雜程度遠超他們的想象,這兩種方法都收效甚微,櫻校軍甚至還試圖直接往下開挖,他們確實挖通過,但是沒人料到遊擊隊會在下方藏炸彈,那次有幾十個櫻校軍士兵被當場炸死,此後櫻校軍再也不敢直接開挖了。1948年初,櫻校軍最初登陸的千靈市忽然爆發了規模浩大的起義,這場起義是蓄謀已久的,千靈市的城市遊擊隊迅速攻占市政府、火車站、機場、電視台等關鍵設施,還牢牢掌控在公路的使用權,千靈基本解放了。北灣人民由此逐漸奪回了戰爭主動權。2月6日,為報複千靈的抗櫻軍民,櫻校軍從北灣桃園島的導彈實驗基地上部署了二十五顆重型導彈,其中包括10顆集束炸彈、5顆燃燒炸彈,這些炸彈足以摧毀整個千靈市。但是在發射時,櫻校軍負責定位的責任人因為一時的疏忽,結果改變了整場戰爭的走向和參戰國的命運。他在輸入地名的時候誤將“千靈”打成了“青靈”。而在他們西北的不遠處還真有個叫青靈的城市,那是東方國的沿海發達城市,經濟繁榮人口眾多,是東方國東南沿海經濟的心髒。這個士兵按下發射按鈕後,在千靈市周圍負責觀測的人員遲遲不見導彈襲來,遂發電回問。桃園島的人員複查後才發現導彈已經朝東方國的青靈市飛去,一時間整個櫻校軍上下頭腦一片空白,桃園島立刻派噴氣式飛機準備前去攔截,但是還沒等到命令下達到機場,青靈市遭遇轟炸的消息就先傳過來了:此次轟炸造成青靈市12000餘人死亡,11萬人受傷,大量建築被摧毀,其中高樓大廈占了大多數。

消息很快傳到東方國首都北坍市,全國上下一片憤怒,東方國民眾紛紛要求政府對櫻校國宣戰,東方國政府態度也很直接,當日晚上宣戰後隨即開始動員。不過東方國能宣戰是有兩個前提的,一是凜冬分裂勢力已經消滅得差不多了,二是若不宣戰,東方國真的壓不住巨大的民憤。若不考慮這兩點,東方國還真會看著櫻校國在遼東灣肆意妄為,畢竟你站在東方國的角度想:又沒觸碰我的利益,我幹嘛要付那麼大代價去當這老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