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立國為王(1 / 2)

跟-我-讀WEN文-XUE學-LOU樓記住哦!第二百八十五章立國為王

隨著周瑜的病逝,曆時大半年的江夏戰役,宣告結束,由於孫權的讓步,加上魯肅的周旋,諸葛亮與孫權再次擬定盟約。

孫權割讓豫章全郡,廬江七城給諸葛亮,作為停戰條件,諸葛亮釋放朱然,黃柄等一幹江東將領,並送還周瑜屍體,雙方對此達成停戰協議。

盟約生成,也就宣告結束,諸葛亮在夏口為呂蒙舉行隆重葬禮,並把夏口城改為武昌城,意喻武運昌盛之意,追諡呂蒙為西陵侯,護國大將軍。

隨後,諸葛亮下令班師,各軍返回成都,甘寧為錦帆水軍大都督,節製廬江,豫章、江夏軍事,鄧芝為廬江太守,文聘為豫章太守,楊儀為江夏太守。

這一年發生在襄陽以及江夏的兩場大戰,導致的結果,是諸葛亮,曹操、孫權三方的兩敗俱傷。

為了彌補這場戰役所帶來的後患損失,三方勢力都不言而喻的選擇了蟄伏,各自休養生息,發展民生,鼓勵農耕。

歲月匆匆,不覺五年已過,這五年來,諸葛亮雖然在蟄伏,但對南方的戰爭,卻從未間斷過。

庲降都督李恢,在越巂太守黃權、永昌太守張翼,建寧太守穀軍、牂牁太守鄧方、朱提太守呂凱、犍為太守王甫配合支援下,曆時數年,以兩萬安夷軍為主力,曆經千辛萬苦,追討南蠻王孟獲轉戰南蠻數千裏。最終把孟獲斬殺於戰場之上。

而交州的諸葛瑾。這幾年來,在呂岱和廖化率領的飛甲軍與飛魚軍三萬大軍東征之下,開拓南疆地域三千裏。

大軍深入到東海邊陲,西抵天竺國邊境,蕩平大小部落國度數百,建立新城三十六座,大城有人口十萬不等,小城有人口萬餘,把華夏文明的火種,遠播海外。

無論是諸葛瑾。還是李恢,二人在取得這般功績後,呈送給諸葛亮的奏表中,不約而同的提到了建國稱王之事。

而二人上表讓諸葛亮稱王。並不是為私利,而是為南方教化而提,如今南蠻平定,得蠻民三十萬口,然蠻民皆不服王化,更不知大漢威儀,如今大漢天下垂危,豪傑之士,何人不知,天下易主。不過是早聞之事。

現今曹操北麵稱魏王,天下卻無一人反對,由此可見一斑,如今諸葛亮得荊州、益州、交州、廣州四州,加上東海三十城,南蠻千裏之地,擁有人口將近五百萬。

帶甲之士二十萬,幅員萬裏之遙,萬民臣服,境內百姓安居樂業。此時定國稱王,一顆凝聚民心,二可增加威勢,三可教化萬邦臣民,正如諸葛瑾奏表中所言。此乃眾望所歸。

諸葛亮正在遲疑之際,漢中都督法正。荊州刺史徐庶,以及各郡邊將,也紛紛上表勸進,廣州刺史步騭,更是進獻一顆大如鵝卵,璀璨奪目的紅光珍珠,稱此珠乃萬年珠王所生成,此乃天賜祥瑞,正應楚侯進位為王的征召。

接著在成都以賈詡、龐統、趙雲、張合、張飛等為首的一幹文武百官,也紛紛進言,勸進諸葛亮定國稱王。

麵對一幹將領的勸進,諸葛亮思慮再三,終於點頭應允。

大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十月,諸葛亮在成都建立高台,祭祀天地,設立封禪台,在文武百官的擁護下,登壇受冠冕璽印綬帶,正式進位為楚王。

封長子諸葛陵為世子,封賈詡為太子太傅,龐統為尚書令,徐庶、法正為左右仆射,總理朝政。

封趙雲、張飛、張合、黃忠四人為四征將軍,封魏延、馬超、甘寧、徐盛為四鎮將軍,龐德為左將軍、於禁為右將軍,李嚴為前將軍,文聘為後將軍,此十二人被諸葛亮賞賜金冠玉帶,謂之良將。

諸葛瑾被封為東海公,實封萬戶,其餘文武百官,按功勞賞賜爵位,封賞三百戶及三千戶不等。

諸葛亮即位楚王之後,隨命右仆射法正,起草表文,送往許都,呈送漢獻帝預覽,也算是做個樣子,給天下百姓看罷了。

奏表送到許都,先一步看到奏表的曹操,當場就把諸葛亮的奏表撕了個粉碎,憤怒的起身吼道:“諸葛孔明村夫小兒,安敢自號為王,真是豈有此理,立即傳寡人軍令,舉國之兵,征伐逆賊……”

氣怒攻心的曹操,雙目圓睜,話未說完,張口噴出一道血霧,仰身倒了下去。

“父王,父王……”曹操世子曹丕驚恐之下,慌忙跳了起來,衝到曹操身前,扶起倒地的曹操,大聲的喊道。

“快,快傳禦醫。”司空陳群緊接著對殿下的侍衛吼道。

經過禦醫的一番診治,突然吐血昏迷的曹操,雖然醒轉了過來,但精神萎靡,目光黯淡的他,顯然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已經六十五歲的曹操,一生征戰沙場,大小經曆數百戰,可謂是嘔心瀝血,勞苦功高,能夠在人生最後的五年時間裏,安詳的度過,對於曹操來說,也算是一件幸事。

自從襄陽大戰失敗之後,曹操這幾年,雖然一直在休養生息,但這跟他本身傷病,也有分不開的關係,這幾年來,他的身體也是每況愈下,年初之時,就差點一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