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的經曆:世俗觀(1 / 1)

老人說:世間隻有一種必然,但卻誕生了千萬種悲劇。

蘇羽答:經曆要經曆的,本生就是我們自己要選擇的修行。

《神明·開悟》

(九命篇)

一問道:世界空無心,靈台左右禪!(自然)

(宇宙是無有的,是脫離想象的,但思維的清醒把我們局限於兩麵的自然通曉。意思是,宇宙時時刻刻都在誕生新的事物,但是我們隻需要領悟兩個麵(利與弊)就夠了,這就是自然與道的境界。)

二問神:虛數篤情理,座下荒人疾!(心靈)

(虛擬世界的存在,是因為相信它的人,有了情感的判斷,這種跪下的祈求,是靈魂在呼喚,幹枯的內心沒有疾病。意思是,我們的信仰並不完全虛擬,它隻是在告訴我們不要患病,這就是心靈通神靈的感應)

三問德:大義凜公正,傾覆無善卵!(牛馬)

(心懷正義的人一輩子,監督公正的製度,但往往社會崩潰的時候,他們是最沒有善良回報的。意思是,在所有的堅持裏,隻有正義是最沒有回報的犧牲,這也就是辛勤的人擁護德行的原因。)

四問明:肆欲傷愈傷,依使屠戮刀!(狼狗)

(即使理解,這是一次肆意製造利益的傷害,野心家和忠心的人依舊會使用殺戮的手段。意思是,我們所有的迫不得已,隻不過是習慣了,用傷害獲得謀生的意義,這就是生存的無奈。)

五問聖:古今恩賢過,皆輸三六九!(聖賢)

(從古至今的恩愛和賢能的過錯,就是都走不出三貧六富九權:(物貧的自卑、心貧的自棄、欲貧的自殘)六富:(物富的虛榮、求富的盲目、爭富的算計、無富的消極、失富的落差,得富的忘形)九權:(配偶權、自尊權、道義權、善惡權、選擇權、地位權、生存權、傳承權和思想權)的影響。意思是,我們做不到聖賢完美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都喜歡在犯錯中找到自己的階級。

六問人:恨淨世間生,回念了憶濃!(人)

(人的恨意來源於淨土世界的存在,了結不了他不斷回想,不斷回憶的濃烈。意思是,人抵觸世間的真理與生活的平淡的原因,不過是,他永遠找不到,比昨天還好的快樂。)

七問妖:兩白消沃土,身轉不做人!(妖)

(精神上和物質上的貧乏,讓人像妖怪一樣消耗肥沃的資源,令人一改變就不想回到原來的處境。意思是,人的貪婪,在於我們害怕失去活著的感覺。)

八問魔:惡情熬意受,爭道莫浮屠!(魔)

(人的險惡的用心,多半是來源於,他不斷經曆的失意成熟,所以,獲得成功的道路,是不受因果報應的。意思是,我們大膽自信的成長,並不會對以後的生活造成影響。)

九問佛:天下爾歸一,瓜果有相葛!(佛)

(世界是渴望平等統一的,就像瓜和果有著相連的關係,失去不了對方。意思是,緣分的彙聚,是因為我們希望彼此相遇,你是我的根,我結你的果。)

《神明·宿命》

(真知篇)

今生是昨日的苦,

結果了自己的罪,

與孤獨終老。

(現在的一切是過去的苦痛,好像了結自己的罪過,但其實是解釋自己一生的孤獨。)

昨日是今生的怨,

喚醒了沉睡的心,

與傷悲同行。

(過去的一切是現在的遺憾,清醒了自己的真我,就難免在傷悲的回憶徘徊。)

我的愛,

從前,恩怨,現在,

不抵人間煙火。

(我的心靈,在過去裏,在因果裏,在當下裏,是不能和人們的幸福相比的。)

我的錯,

命運,失去,得到,

不如曾經擁有。

(我的惡念,是注定的,是要犧牲的,是獲得救贖的,不把昨日的美好,留給今天,當成寄托。)

際遇是種糊塗,

我看到了它的味道,

從此與惡同謀。

(機會是聰明的,我們是愚蠢的,明知道有著正確的發展,卻依然選擇了惡的行徑,還把過錯解釋成應得的正義。)

清醒是種解脫,

領悟了短暫,

就渴望一生虛度。

(大多數人是知道的,死亡就是終點,但是隻有真正了解人生的人,才希望自己日子在平常下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