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朝堂議政(1 / 2)

靖康元年,正月初四。

宋欽宗趙恒,已經正式改元靖康。

這代表,一切都在按照曆史發展進行。

早朝,張邦昌及其黨羽已經密謀好,今日大家極力彈劾郭京。

先把郭京拉下馬,否則別說和金人議和,隻怕讓他查貪下去他們的小命都不保。

“諸位卿,朕意欲與金議和,爾等誰願為使?”

張邦昌正要出來彈劾郭京,突然就聽到坐在上位的趙桓開了口。

嗯,議和。

嗯?議和?

張邦昌感覺腦袋被大錘砸了一下。

怎麼回事?

昨天不是還非要主戰嗎?

怎麼今天突然要議和了?

“陛下,不可議和!!”

禦史中丞何栗捧著笏板出列。

孫傅本來聽到議和也下意識的要跳出來,但看到何栗出來他遲疑了一下。

猶豫間,他抬頭看向坐在前麵的郭京。

別人不知道怎麼回事,他可是清楚。

昨天陛下可是召見了郭京,聽說倆人談了一晚上。

郭京夜裏都沒出去,留宿宮中了。

依如今陛下對國師的信賴程度,若是國師不主張議和,陛下應當決計不會提出。

孫傅現在的原則就是,陛下支持的事情可以反對。

國師支持的,不僅不反對,還要雙手雙腳支持。

反正,信國師,準沒錯。

跟著國師走,什麼都能有。

跟著陛下走,隻能學會苟。

張邦昌等人一聽何栗激揚慷慨說主戰,瞬間忘記彈劾郭京,直接跳出來和何栗懟了起來。

“別吵了!”

趙桓眼看著下麵又開始罵街,怒喝一聲。

天天吵,天天吵,大宋國運都沒吵沒了。

“議和之事,朕意已決,爾等不必再勸。”

趙桓強硬的說道:“朕今日提出,是讓你們推舉議和使臣。”

“諸位卿家,誰願為使前往金營?”

一聽這話,朝堂上瞬間鴉雀無聲。

張邦昌看著趙桓,猶豫了一下,欲言又止。

他有點想去,他覺得隻有他們的人去,才能保證議和的順利性。

可如今這個節骨眼上,大宋剛剛坑了金人五千騎兵。

現在過去議和,肯定要承受對方的怒火,有點危險啊!

郭京看向孫傅,瞥了一眼張邦昌,遞給了他一個眼神。

孫傅雖然人蠢了點,但是也是個精明的老狐狸。

一看郭京的眼神,他也瞬間反應過來。

“陛下,臣推薦張邦昌過去,他一直主張議和,此事舍他其誰?”

孫傅的話一出,何栗皺眉看向他。

你怎麼回事?

張邦昌什麼成分,你不清楚嗎?

讓他過去,這和賣國有什麼區別?

趙桓不動聲色看了一眼郭京,二人交換了個眼神。

“張卿,你可願出使金營?”

張邦昌一臉糾結,就跟便秘了三天似的。

答應吧!

危險!

不答應吧!

又怕好不容易提起的議和落不下去。

“怎麼?張相公怎麼不說話了?”

趙桓冷笑道:“既然屢次奏請議和的張卿都不願意為使,朕看這件事情還是作罷吧!”

“陛下,臣願往!”

張邦昌一聽這話,隻能趕緊答應下來。

禦史大夫陳過庭捧著笏板出來,說道:“陛下,張尚書一人怕是不足以擔此大任,臣舉薦巴州通判宗澤共同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