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涼了,基地裏的羊仔也養肥了。今天劉叔讓基地送來了一隻新鮮額小羔羊,正好林語嬌念叨著想要喝羊肉湯了。兩位老爺子也可以一起喝點,對身體好。羊肉湯是一道菜品,製作原料主要有羊肉、辣椒油、胡椒麵、鹽等,湯汁發白,肥而不膩,無膻味,在全國各地均有各具特色的地方小吃。主要將羊骨頭一起投入大鍋裏熬湯,再將切成砣的新鮮羊肉與清洗幹淨的羊雜一起投入湯鍋中煮。煮熟後撈起來瀝幹,然後切成薄片放入滾開水裏一汆,再倒入湯碗中,衝入滾燙雪白的羊湯水,撒上碧綠的蔥花,一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羊肉湯就做成了。配上一個由辣椒油、花椒麵、鹽、味精等調料調配的蘸碟就成羊肉湯。
基地的小肥羊都是綠色喂養的,不吃飼料,隻吃糧食和青菜。平時沒事就在山上跑,肉真的是有緊致幼嫩。羊湯做起來也簡單。羊肉洗淨剁成塊,黨參切段洗淨,紅棗、枸杞泡透,生薑洗淨切片;2、鍋內加水,待水開時放入羊肉塊,用中火煮去血水,撈起衝淨待用;3、在湯碗內放入羊肉塊、生薑片、黨參段、紅棗、枸杞、精鹽、味精、白糖、胡椒粉、料酒,注入清水,放入蒸鍋蒸2小時拿出即可。羊肉湯色澤光亮,呈乳白色;湯質優美,營養豐富;不膻不腥,味道鮮美。製作方法是:先將洗淨的羊肉煮熟,肉、湯分放。食用時,將羊肉切成碎片,在鍋內先放油、蔥、蒜薹(或冬瓜片)等輕炒,然後放羊肉碎片,並加適量肉湯,煮沸即成。1.熬湯時候,一定要保持滾沸狀態,否則熬出的肉湯清淡不乳白。2.熬製時候,要加入適量的羊板油,並且熬爛熬化,湯汁會更加香濃。
羊肉湯的主料是羊腿骨。一般每天晚上小火慢燉,直到次日早上才賣,老板就將大量敲開的羊骨頭置於近一人深、直徑2米開外的大鍋內,加入清水和自製香料,湯燒沸後,就通宵達旦地用文火熬煮。這樣羊骨頭裏的骨髓、膠原體等就都熬到湯裏了。湯裏煮羊肉也極有講究,大塊羊肉而且羊肉都是現殺現煮,確保鮮度。在容量超過1000毫升的大碗裏,抓上一兩左右的大片羊肉,注入飛滾的沸湯,香氣撲鼻。當地人喜用硬麵“鍋盔”泡入湯中,幹硬的鍋盔充分吸足了碗裏的湯,咀嚼起來,當然越嚼越“美”最具特色的就是大街小巷的羊肉湯。道北羊肉湯,湯濃肉香。湯,淡黃略有泛白,一看就是具有滕州特色的無任何添加劑的清湯;肉,是大塊大塊的,十分符合魯南人“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性格。從營養學上講,羊肉湯極富營養,利於吸收,羊肉在中醫學上屬溫性,適於一年四季進補。城區內的道北羊肉湯久負盛名。
林語嬌架好攝像機準備拍攝下劉叔製作羊湯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