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登基,自是將之前經曆了桓靈之變,以及獻帝天子行將不保的大漢王朝總算是又延續了下來。
原本有意在長安為都的劉備,自是希望從他而起的王朝,不會像光武中興以後的大漢,多數時候,不是有宦官就是外戚擅權,對於這些事情,作為一個君王,當然在內心之中是多有忌諱的,而他所冀望的大漢,總是應該有著當年的文景之治,又或者漢武之雄風的。
雖說如今在塞北的鮮卑人,以及在南中的南蠻這些外族夷人的勢力,卻都是已經在新生大漢的規劃之中有了對於他們將來處置的計劃,不過如今的塞外終究是沒有像當年大漢初建之時,有像匈奴這樣的大敵,故而如今的新生的劉漢,自然也就少了那種險境。
而之所以在最後劉備卻是建都於洛陽,隻是因為在討論有關年號,還有諸多官位封賞的時候,一眾人物幾經討論之後的結果。
試想當初,趙雲和甘寧等人很是以摧枯拉朽的姿態,將遼東的袁尚給消滅了,而在他們回歸之後,劉備卻也在讓手下眾人將他和關羽,張飛,三個人一起結義的桃園恢複了舊貌之後,卻是於此地,將眾多的重臣都召集在一起,為他們這個新生的王朝做一個框架。
當然劉備之所以是選了這裏,來召集重臣議事,也是在有意的像大家都表明,他劉備的秉性,雖然經曆了多少年得戎馬,並沒有一改當初的信念和大誌,當然同時劉備卻也是在告訴大家,他卻不是那種會卸磨殺驢,兔死狗烹的主兒。
畢竟隨著如今天下大體上已經安穩,接下來的事情,也就是開始重新治理這老大的帝國,相比之前的東西兩漢,而今在劉備的手上建立起來的大漢,至少在疆域上,目下卻都已經是要超過了,畢竟三韓,扶桑,還有夷洲這諸多的新歸附於大漢疆土的地方,可是之前沒有的。正因為這樣,在私下裏的重臣中,倒是已經開始有人給劉備操持帝號廟號了。
劉備如今的江山自是曆經了不知道多少的戰事和廝殺才有了今天的結果,就像當年成就了光武中心的劉秀一般,故而稱劉備一個武字,自然也是不容置疑的,而先前已經有了漢武,又有了漢光武,而今對於劉備自是變成了大漢昭武。
當然對於此事劉備這帝號,廟號的私下的商議雖然都已經有了個結果,畢竟劉備尚在,卻也不做明示,而關於年號的討論,自然便是一個大事。
“啟奏陛下,自建安天子多年之前失蹤之後,建安的年號,卻是早就不適應於而今天下,而陛下自是念舊,卻又是當時比較特殊的形勢所迫,才有了這建安年號又匆匆應用了數年,然而‘建安’雖好,但是卻沒有落到實處,總是天下戰亂不堪,故而到了當下,我新朝自應該有新朝氣象,這建安之號自是早該廢除了!”當年主持了劉備進位漢寧王的許靖雖說年事已高,然而畢竟是對於劉備的有功之臣,加上其本身又是當下的天下名士,在這個討論一些國政大事的時候,還是要講這位老先生給請了來的。
想在劉備的大軍平定了江東,收理了曹魏,而今又將遼東掃平之後,對於原先各處的文臣武將自是都善加籠絡,不拘是江東的張昭,顧雍,諸葛瑾,步騭,虞翻,曹魏的鍾繇,陳群,華歆,劉曄,王朗,蔣濟,以及遼東的管寧和邴原,這一幹文臣,還是想太史慈,徐盛,夏侯淵,張頜等諸多的將軍,卻也在這段時間中為劉備收服,畢竟這些人都是一時之雄傑,以劉備的魅力,加上眼下時事如此,讓這些都是有才之人,輕易的脫離了朝廷,而隱匿於鄉野林間,自然是對他劉備這新建立的大漢王朝的一種損失。
當然除了這些人物,其他還有像孫權為首的孫氏眾人,以及目下的曹丕,曹植,曹衝等諸多曹操所遺留下來的曹氏宗親,也都在劉備接下來要籠絡的人選當中,對於這些已經失去了權柄,且是為劉備將他們的信心所寄的一方勢力給打破之後,劉備倒也不擔心他們在今後的日子裏會有什麼不妥的舉動。
畢竟劉備還是深信他的能力,當然他更是相信如今他自己麾下對於他的忠心耿耿的那些人的實力。
“文休先生所言自是在理,卻還有那位有高見,還請不吝賜教啊!”作為初次的大聚會,要將原先各據一方的英傑人物,盡快的融合彼此的分歧而成一處,劉備在此時也並沒有選擇完全的以勢壓人,而是放低了自己的姿態,畢竟這些人卻都是腹有經綸之士,能夠將這些人完全收服的話,至少在麵對著將來可能為他們的故主所引來一些麻煩事的時候,也能夠讓這些人有了比較,從而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