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看賬冊(1 / 2)

此時春花已經將近年緊要的賬目送去了正房。

蘇明貞正想著找點借口不去看趙思瑢的“彩排”,賬目送過來正合了她心意。春花是知機的人,曉得藍山剛才提了這一出,目的是為了討好三少奶奶,就有意在三少奶奶麵前講了講。

蘇明貞聽出了弦外之音,她點頭肯定道:“我雖然在家管過賬,但隻是懂得粗淺皮毛。國公府家大業大,內務定然複雜許多,單咱們這院子裏恐怕就有許多學問。這些賬目我先留下抓緊熟悉,若有不明白的地方,春花你還要多幫襯。我知道你和藍山都是機靈忠心的人,少爺那邊就麻煩藍山和你們多用心了。”

蘇明貞說話客氣圓滑,提前鋪墊好了,春花聽得很是高興。伺候聰明的主子省去不少麻煩,她無形中對三少奶奶的好感度又提升了不少。

春花客氣應道:“三少奶奶抬舉奴婢了,奴婢過往隻是負責寫寫算算記個數,定奪事情都要聽二夫人吩咐。關於內務三少奶奶若有什麼困惑,可以直接向二夫人請教。頭年二少奶奶嫁進來的時候,聽說是在二夫人的指點下很快就熟悉了二少爺那院子的內務。至於賬目中倘有疏漏錯誤,盡管問責奴婢。”

答完這句,春花將呈上的錦盒中那些三少爺名下的房契地契對應在賬冊裏的名目一一介紹清楚,便恭敬告退。

蘇明貞大致翻了翻各種冊子,繁體字她並不陌生,這個時代行文用的都是類似隸書的工整字體,她看起來一點也不吃力。雖然她寫不來繁體字,但封建社會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會讀寫的女人才是異類,她全無壓力,能看懂就好了。賬冊內多是數字,偶有幾個不認識的物品名目也不打緊。

蘇明貞叫張嬤嬤守在門外,隻將辛蔚留下在身邊。她之前側麵查問過,蘇明貞在娘家學管賬都是辛蔚伺候,辛蔚能寫會算,而辛芹雖然也是貼身丫鬟,不過更偏重女紅和廚藝方麵發展。辛蔚當年就是被蘇明貞的母親特意提拔栽培,為著將來能在女兒出嫁後,辛蔚能替女兒分憂擔當心腹幫手的重任。

古時的記賬方法比較簡單原始,蘇明貞在辛蔚的講解下,很快就搞清楚了頭緒。按照辛蔚的評價,春花是比較細心的人,賬目梳理得很清楚,表麵上看不出任何錯漏之處。

蘇明貞見辛蔚對賬目很在行,索性放開手交給辛蔚去熟悉核對。她單撿出房契地契以及這院裏仆人們打賞的慣例冊子仔細看了起來。

以前的蘇明貞事無巨細都要自己過目才能放心,辛蔚發揮才能的機會不大。如今蘇明貞是自己犯懶,徹底放手將重活丟給辛蔚,辛蔚反而覺得是被自家主子信任肯定,幹得越發努力上心。

辛蔚見蘇明貞對房契地契感興趣,忽然想到什麼,說道:“少奶奶,您陪嫁的東西裏也有個小莊子,田產地契在另一個匣子裏放著,您看是否與少爺這些文書放一起統管著,還是單做私房?”

蘇明貞頓時有了身為地主婆的覺悟,美得飄飄然。若是用現代人的觀念衡量,不算夫家的財產,單就她的陪嫁也是有田有房外加仆人若幹,萬一時運不濟她被趙家掃地出門,好歹生活不用發愁。她強壓住沒有笑出聲,假裝嚴肅地問道:“我娘是怎樣吩咐的?”

辛蔚回答道:“夫人自然是想您多留些私產。但是咱們少爺心思單純,看起來對少奶奶不錯,家業今後都是您管著,您若留私產也是將來補貼給小少爺小小姐們。”

蘇明貞點點頭說道:“那就先分開放著吧。國公府內到底不是咱們掌大權,少爺的財產我隻是幫忙照看經營。”

辛蔚雖然已經察覺到蘇明貞與以前的小姐言行上多少有些不一樣,但聰明內斂的好處沒變,心思更加縝密,為人處世不失圓滑,對下人們也比以前客氣,她樂得幫襯而非質疑。她想或許是出嫁後的婦人都會變得更成熟謹慎,畢竟不是在自己娘家那麼隨心所欲。

蘇明貞埋頭將那些契據看了一遍。

在趙思瑢名下有兩處莊子,每處莊子裏田產都有近百畝的規模外帶農舍別院,位置大約是在幽州城外不算太遠的地方。在幽州城內繁華地段,還有一條商鋪街,十來間鋪麵都已經租給旁人開買賣,每年光是租金進項就很是可觀。

按照賬目記錄,莊子的產出取八成上交府裏統管,兩成自留,多數情況用來賞賜自家院子下人們的財物都是從這兩成裏撥出。而商鋪租金五五開,一半上交給府裏,一半做趙思瑢的零花。

趙思瑢自己醫食住行看病吃藥都是府內統一出錢,他平時顯少出門,也沒有應酬或揮霍的機會,花銷比府裏其餘三位少爺節省許多。到現在積攢下來的零花錢足足有一萬兩。打賞下人之後剩的物品慣例是交給府內折成銀子返還,這筆也是將近萬兩的銀錢不是現錢,寄在府內賬上,但是趙思瑢可以隨時調用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