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卷 【九九歸一】 第六九三章 扞衛者和背叛者(3 / 3)

第一個承諾是保證秦軍不會屠城。不會劫掠,先打消所有人的顧慮;第二個承諾是告訴那些大家族們,要想延續輝煌,屹立不倒。那就必須拿出點實際的來,想靠往日的本錢竊取高位,是絕對不可能地。第三個承諾是警告不配合者,將喪失一切政治特權,隻能老老實實回家當地主。

這便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諾傾城。在這大廈將傾、風雨飄搖的關鍵時刻,這三個承諾重重打擊了楚國的上層陣營,加速其瓦解分化,促使了某些事情的發生……

當大水終於淹到皇宮,一直不願麵對現實地建康帝,終於召集群臣,乘船前來開會。他本以為這種將要樹倒猢猻散的時候。一定會有很多缺席者。可誰成想竟然一個不拉,全都到齊。甚至許多致仕多年的老家夥也露了麵。

除了諸烈在指揮抗洪搶險不能前來之外,所有該來不該來的都到齊了。

望著濟濟一堂……哦不。應該是濟濟一船的王公大臣,建康帝很快便了然,知道這些家夥是來探口風、聽消息的,自然一個比一個積極了。

“前些日子有人信誓旦旦告訴朕,說神京城不會有問題,讓我們隻管放心。”第一句話便帶著強烈的火藥味,看來建康帝心中地怨恨和憤懣,已經到了忍無可忍地地步:“那話諸位可都聽到了?”

“我等聽得真切。”眾人齊聲道:“絕不會讓他賴賬。”

“對!”建康帝的嘴角一抽搐,咬牙切齒道:“那人欺騙了我們,將大楚國拉進了萬劫不複地深淵,他必須要為此付出代價!”

“殺他全家!”有人瞎咋呼道。

“陛下與諸位大人,是非功過還是戰後再議吧。”丞相大人終於看不下去,出來提醒道:“現在燃眉之急是,如何度過眼前的難關?”

此言一出,剛才還群情激昂地眾王公立刻安靜下來,人人噤聲不言,沒有一個人有說話的意思。老丞相無奈,親自逐個征詢,竟然還是沒有一個說話的。楚媯終於大怒,一腳踢翻禦案,痛得皇帝陛下抱腳直跳,呲牙咧嘴道:“今天……言者無罪,也不準將談話內容外泄,這下總可以了吧?”

又是一陣良久的沉默,終於一個顫巍巍的老王爺代表眾人講了幾句話:“現在的形勢不可挽回,大楚的命運婦孺皆知。縱然我們有糧,但城牆終究不支。水困難脫,唯保宗廟足矣!”

建康帝很清楚,這老家夥的意思是說出路隻有一條,那便是降秦……

降秦,多麼刺耳的字眼啊,可為什麼心底卻有些讚同,且不覺著多麼羞恥呢?建康帝的臉色變得蒼白,坐在那裏一動不動,心裏卻在劇烈的掙紮著。

許久許久,他才幽幽道“你們什麼意見?”

眾大臣交換下眼色,口才最好的禮部尚書出列道:“陛下,亞聖雲:民為貴,君為輕!請陛下以城內百萬庶民為重,舍棄個福,保護他們的平安。”

這就是傳說中的台階。半吊在空中左右為難的皇帝終於可以就坡下驢,但把戲還是要做足,隻見他長歎一聲,淚流滿麵道:“可祖宗的社稷怎麼辦?我們終究還是將其丟了。”說著說著,終於感受到了徹骨的亡國之痛,竟真的痛哭起來。

眾人也陪著掉了幾滴淚,那口才極好的禮部尚書又勸道:“陛下無需太過自責,三國二百年前本是一家,我等都是華夏神州之子民。天下大勢分久必合,現在隻不過是將分開合起來,怎能算是將社稷送人呢?”

“是啊陛下,您一個決定就會少死多少人?這是大功德一件啊。”眾人紛紛規勸道。

在一幹王公貴族的勸慰下,建康帝的情緒終於穩定下來,沉聲問道:“你們誰跟城外有聯係。”

艙裏頓時鴉雀無聲,所有人的腦袋都搖成了撥浪鼓,卻沒有一個敢矢口否認的。

“虛偽!”不耐煩的冷哼一聲,建康帝陰著臉道:“不管是誰都行,去告訴秦國人我們的決定,然後提出我們的條件。”便準備和臣下議一議,看看該提什麼要求。

“這之前必須立刻逮捕上柱國,”突然有人低呼一聲道:“不然說什麼都是白搭。”----分割--------------------

就一章……直到結束……

如果您覺得《權柄》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4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