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東吳出兵(2 / 2)

李密看了又看,良久才讚道:“此二子皆人中龍鳳,他日必定是國之棟梁。隻是……”

陸抗忙問:“先生似乎有話要說?”

李密歎了口氣,道:“若吾直言,還望都督莫要見怪。”

陸抗道:“直說無妨!”

李密道:“此二子雖得其時,卻不逢其主。他日因才名過盛,若不知進退,處理好與小人的關係,必死於小人之手。”

陸機、陸雲倆人還天真的看著李密,以為他們正在講故事,就纏著李密要他講故事。

陸抗想到了什麼,便道:“出兵之事,明日再議。不如今晚在此歇息,參加宴會。”

羅憲、李密拱手道:“謝都督!”

當晚雙方自然盡歡而散。

第二天,襄陽太守府。

陸抗召集眾將商議此事。

丁奉說道:“蜀國此計是逼我們和他們綁在一起,如果我們出兵,蜀軍勝利那固然好,萬一蜀軍失利於函穀關,我們也孤軍難當。我認為我們沒有必要和他們一起出兵。”

鎮南將軍留憲、征南將軍成據、建平太守吾彥、屯騎校尉張悌、西陵都督張政等都支持丁奉的說法。

孫秀道:“老將軍的說法是正確的,但是作為盟國,我們不能不配合一下。”

陸抗道:“莫非孫將軍想要我們假裝答應,訓練士卒,等魏國難以抽出兵力增援荊州時再出兵。”

孫秀陰險地點點頭。

陸抗對陸景說道:“你去叫蜀國的使者進來。”

陸景恭敬道:“是,父親。”

不久,羅憲、李密就被陸景請到太守府。

陸抗正色道:“貴國聯合我國出兵伐魏,作為友好鄰邦,此乃我國理所當然的事。然此事關係重大,待我上表朝廷,等候主上回複,再出兵相助。”

李密、羅憲都知道吳國那些人心裏想什麼,於是道:“既然都督已經準備,那我等也回朝複命。”

陸抗讓陸景率東吳水軍護送蜀國使者回國。

巴東。

羅憲和李密回到城中,李密問道:“令則,你認為東吳會出兵嗎?”

羅憲不屑道:“東吳不過是等我們和魏國打得火熱的時候,趁機北伐罷了。剛剛陸抗說上表吳主,不過是出於盟國罷了,不好將話說得那麼白。若是魏國被我們打得難舍難分,陸抗何須上表,早就率軍北伐了。”

李密道:“是啊,沒有永遠的朋友,更沒有永遠的敵人。”

羅憲道:“那令伯先回朝廷複命,我還要守住巴東,防止東吳走到半路,又倒戈攻打武陵的話,上次的努力就白費了。”

李密道:“此地就拜托令則了。”

景耀五年二月,吳國孫休向魏國宣戰。

吳國兩路出擊:荊州都督陸抗督丁奉、留憲、成據等出兵樊城;左將軍張布督虞察、孫震、沈瑩、諸葛靚等出兵下邳。

魏國全國震動,司馬昭自然召集大臣問計。

鍾會獻計道:“可派二公子鎮守徐州,此路不必憂也。可憂的是荊州的一路,此路統率陸抗名震天下。羊公自然可以和他打平手,主公可派楊肇率援軍支援,憑羊公的能力,自然可以擋住這一路。”

司馬昭大喜,遂封司馬攸為衛將軍,鎮守徐州。

鍾會又獻計道:“主公再派大公子從洛陽出兵,收複盧氏城。”

司馬昭心裏偏愛司馬攸,有意培養他做自己的接班人。所以不能不說鍾會揣摩到了司馬昭的心思,出了這麼個計策。至於司馬炎也不好得罪,何曾、裴秀那些支持司馬炎的人鍾會還不敢和他們公然對著幹,就讓司馬炎也立個功。因為他知道,吳、蜀兩國沒有能力滅亡魏國,這樣做是自損國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