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一 清香傳得天心在(雍正(2 / 2)

“雜亂無章,俗不可耐……通通砸掉熔成金錠收歸國庫。”皇帝四哥又發揮‘喜怒無常’的特質了……他緊抿軒唇扭頭就走,走了三步突然凝住……

慢慢的轉回到那六幅蘭花軸卷前,若有所思……“書櫥裏可有‘聊齋誌異’?”

我微愣:“……呃,回皇上的話,有的,好象在書櫥的最頂端,與‘搜神記’、‘山海經’、‘封神榜’和‘西遊記’放在一起,普通的藍色紙質封皮,好象並無異常之處……臣弟向來不喜神鬼傳奇,還從未……”

“哼哧——”四哥用鼻子低笑一聲,怒容消彌,竟神采奕奕的看著我,似乎頗有得色:“葶兒的那個秘密,恐怕就隱藏在六幅蘭花圖卷上!書房裏有兩處不協調,第一,收藏的所有畫作都是寫意畫,用粗放、簡練的筆墨勾勒出對象的形神,惟獨這六副蘭花圖卷是精謹細膩的工筆畫,光色豔發,妙窮毫厘,連縞,爪,紋線,斑點等都描繪的淋漓盡致,正因為如此,朕才能直接辨出每幅作品所代表的蘭花品種。第二,博古架上的藏品無不古樸雅致,除了其頂端的六大看似金碧輝煌實則俗不可耐的瑞獸……六幅圖卷在南,六大瑞獸在北,難道隻是巧合嗎?非也,六幅蘭草的品名與瑞獸是對應的關係。如‘鶴之華’與仙鶴對應,‘龍須’與龍對應……如果按六大瑞獸的順序重新排列蘭花圖卷,再把排列後的圖卷題詞一一羅列,便依次是‘寸心原不大,藏得許多香’,‘不采而佩,於蘭何傷?’,‘氤氳香幽遠,聊為引清風’,‘鶴來我心知,齋中半陶然’,‘蘭之猗猗,誌潔彌嘉’和‘九皋蘭葉茂,異馥遠襲人’,把每句後半段的首個字連起來便是‘藏於聊齋誌異’。那麼,是什麼東西藏於聊齋誌異呢?”

我一驚,須臾又是一喜,難道,困繞我整整四年的謎題,竟被四哥區區數眼揭開了謎底?

正欲攀上去取下,卻被四哥拉住:“你的腿不好,還是讓朕來……”

……果不其然,細查之下書竟非書,乃一似書之盒,中藏蹊蹺……無法打開,翻來覆去的看,在不起眼處有一“犬牙狀”機巧……我心念一動,當時妹子給我的鑰匙環上麵,除了套有四合院的所有鑰匙,似乎還裝飾了一顆刻著滿文‘對音’的獒牙,取出插入——一聲輕響,盒應聲而開……

六張十萬兩的銀票,還有一封信,信封上赫然寫著:致雍正皇帝。

……

“皇上,信裏說些什麼?”

“她說,受人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她曾在無奈之下偷了朕五張一百兩的銀票和幾顆金瓜子……所以,她欠債還錢。”

“皇上,信裏還說些什麼?”

“沒了。”

“四哥……皇上……四哥?”

“她還說,朕……燥急勞累,易患高血壓,教朕一套降壓操:推橋弓、抹前額、拔風池、壓勞宮、摩肚臍、搓腰府……還有圖解……”

“皇上,臣弟愚昧,什麼是高血壓?”

“朕也不知道,大概是累得頭痛乏力吧……”

“皇上……那事兒?您還是要……葶兒很疼那群孩子的……”

“算了,就按你的意思辦吧……”

“皇上……”

“你煩不煩?不要得寸進尺!”

“不是,四哥,臣弟愚昧,菀葶寫這封信時,皇阿瑪還健在呢,年號是康熙,可她,怎麼會在那時便知道您是雍正皇帝呢?”

四哥愣住……良久,釋然而笑,一滴淚水卻從右眶迅速滑落,“塵土受到損辱,卻以她的花朵來報答。葶兒沒有騙朕,沒有……”,旋即轉身大步而出……

舊謎解,新謎生……我愣在那裏,百思不得其解……直到被太監總管薩木哈持巴結的請安聲拉回現實:“奴才給怡親王請安,怡親王吉祥,皇上口諭:十三爺持出的壽山石羅汗,傍邊的獅子似乎勉強看的過去,著不必改做西洋狗……皇上還說:怡親王總理京畿水利,和大學士朱軾共同實地查勘後提出的‘興水利,開引河,疏河道,浚水澱,築減水壩’,開入海直河等建議,並請設置營田水利專官,募農耕種的折子他已經看過了,可青海以及苗疆用兵,再加上去年罕見的直隸水災,朝廷一時捉襟見肘,撥不出銀子來……如今銀子有了,請怡親王放開手腳去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