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五節 初戰不順(3 / 3)

環顧左右,我們僅60人,列兩排,而且大多數都是我的學生。

舉目望去,我吃了一驚,居然是兩個異族千人隊在相互拚鬥。他們當中任何一個都可以輕易把我們吃下。我立即吩咐身邊的學生:“劉洪(泰安縣我們購買的6名童子之一),你立即下山,叫管亥別急著上來。你帶三伍士卒,各帶號角,每伍之間相隔三裏,等聽到我們的號角,三伍士兵一起吹著號向我這進發”。

拚人是拚不過,我隻好用疑兵之計。

正在拚鬥的雙方,看到我們突然出現在山頭上,似乎吃了一驚。其中一個在拚鬥中占優勢的部族,分出一個百人隊向我們撲來。

“槍兵排,再向前十步,槍平舉”。

立刻,25隻長槍由豎立狀態依次平舉,豎起了一排鋼鐵柵欄,中午的太陽照在這槍尖上,閃出星星點點,透著金屬的冷酷。

“弓弩排,目標300步,標尺6,射”,一排弩箭射出去,飛過了300步的距離,斜插到地下,箭尾還搖晃著。這時管亥已整隊上來了。

看來我試圖用弓箭嚇阻他們的希望落空了,對方騎兵越過地上的箭尾,發出呦呦的怪叫,向我們撲來,200步,100步。

“放箭,”來不及放第三支箭,敵人已撲上來了,“棄弓,炳元,帶一二排出擊”。

騎兵隻有跑起來才有衝擊速度,看來我以前太多的紙上談兵了,像這樣騎兵列陣,既耗費馬力,又失去了機動力,靜止不動的騎兵,鬥不過奔來的敵軍,還有,指望靠嚇阻來恐嚇敵軍根本無效,這世界要靠實力說話。

可笑,我僅僅為了嚇阻行動,就把列陣士兵弓上的箭全部射出,讓敵軍撲來時沒有了顧慮。看來我之初戰,真是漏洞百出,不知彼不知己,突然間闖入了戰場。

管亥果然不負我的希望,50人衝入敵人的百人隊中,不消片刻便撞陣而出,這時,敵人的前鋒已到了我麵前。

“劉荒,帶兩排士卒迎上去,殺!”兩排士兵立即出陣迎了上去,士卒們最初的驚慌已經過去,他們都緊緊握著手中的兵器。後上來的士兵紛紛從馬上取下弓弩。

遠處,拚鬥似乎已到了尾聲,強大的一方還餘800人,圍著不足300人的隊伍砍殺。

800人,看來他們即使勝利後順手消滅我們,也是綽綽有餘。不能讓這種現象發生。就在剛才,我嚇阻無效反而陷入被動時,我下了一個決定:今後隻有我先動手的規則,絕不容許敵人搶先動手,既然決定打,就必須讓敵人先承受我的攻擊。

“劉宙,帶四個排上去,解決這些人後,立即整隊,由炳元帶隊,衝擊對方本陣。記住,我要求炳元不要馬上衝入陣中,要在對方陣外遊擊,拉開距離以弓箭迎敵。待箭射完後,殺入對方陣中,撞陣而出,再反身殺入。我此地人雖少,但隻要你們打得好,我就穩如泰山。快去。”

劉宙衝擊過去時,管亥基本上已結束了戰鬥,零星的抵抗迅速被粉碎。劉宙與他交流後,他迅速整隊,向敵方本陣衝去。

我點點頭,看來剛才我們確實是慌亂了一些,用管亥這樣的猛將,一百人對一百人還費了這麼大的功夫。現在冷靜下來,士卒們有組織排成行伍,雖說隻有200人,但麵對800人一點都不慌亂。他們在地方陣外徘徊,用密集的弓箭射向敵方,顯然敵方對他們頭疼異常,在他們的陣中還有400名敵人,而陣外冒出來的敵人,不住向他們射箭,每抽調一個百人隊攻擊陣外的敵人,管亥又立即帶人後撤,以弓箭迎敵。消滅這些人後,管亥又帶人逼上去。

如此反複多次,我想,這些人命運已定。

我對身邊的學生說:“看好,這是你們的初戰,對方為何輸了這場戰鬥,你們要銘刻在心。戰,就要盡全力,調集全部人手發動攻擊,像這樣每次調集一個百人隊衝擊對方戰陣,隻會被對方一點點消滅。我們初次向敵方百人隊發動的反擊,也犯了這個錯誤,諸位一定要記住這個教訓。

而敵方,在局勢不利的情況下,不想著保存實力及時撤走,又犯下了第二個錯誤。在我們向他們衝擊時,不調集主力,向我們這些生力軍發動主要攻擊,反而與被他們打殘了的敵人糾纏,犯下了第三個錯誤。

這第三個錯誤是致命的,我們人少,如果敵人第一波攻擊有三百人,我們可能已潰散了,管亥攻擊時,如果敵方留下300、甚至200人與殘敵糾纏,殘敵隻會等待他們與我們拚鬥的結果,自己則抓緊時間休整。在他們擊敗我們之後,殘敵的鬥誌就會垮下來。

記住,不管任何時候,失敗都是由一連串錯誤造成的,勝利是由及時改正錯誤帶了的。記住這個道理,及時發現錯誤,改正錯誤,就是一個百戰百勝的名將”。

我們立在山坡上,看著這場戰鬥進入尾聲。在管亥射完所有箭後,我命人吹響了號角,遠處,傳來了回應聲,號角聲逐漸向我們奔來,好像三支部隊緊急來援一樣。

在敵人的慌亂中,管亥向敵人發動了最後的衝擊,剩下的就是一場單方麵的屠殺了。在殘餘部族的幫助下,管亥追殺30裏,將所有的敵人斬殺殆盡,夜色降臨時,他才率隊返回。帶回一大群俘獲的婦孺。

在山坡上,臨時紮的營中,我接見了殘餘部族的頭領,原來他們不是我所擔心的烏丸族,而是遼西鮮卑族,而攻擊他們的就是拓跋鮮卑族,也就是烏恒族(烏丸),烏恒族近來大力擴張,已與他們東方的遼西鮮卑,西方的河西鮮卑多次交戰,這次與他們交戰的是一個與烏恒族單於有親戚關係的中型部族,兩族爭奪草場,約定勝者zhan有對方的草場,但由於這支遼西鮮卑的統領,在戰鬥中首先陣亡,按規定他們還要交出婦孺、牛馬等,並入對方的部族。不甘滅族的他們,擁立老族長9歲的兒子,與對方殊死一戰,幸好在最後關頭,為我們所救。按規定,我們可以把對方的婦孺當作奴隸,於是他就帶管亥襲擊了對方營地。至於他們,按規定也將由我們發落。

我立即宣布,這次繳獲的婦孺全部歸遼西鮮卑,遼西鮮卑部族也將獲得自由,我將提供給對方一塊土地歸他們修養生機。

當然,他們部族的勇士將編入我的軍隊,為我而戰。至於他們部族前族長9歲的兒子兀骨爾渾,我將收為學生,由我教導成人,為此我特地為他起了名字叫劉渾,字烏然。

這一條件對他們來說有得有失,得到的是在滅族之前的拯救,幾百名今後可以繁殖、成長的婦孺,失去的是部族的自由,所以族中長老喜憂參半,不過他們族中大部分勇士戰死,剩下不足400名勇士大部帶傷,所以他們隻好暫時隱忍了。看著他們的臉色,我什麼也沒說。

我們連夜回城,在把他們族中全部青壯勇士和半數長老都帶走之後,我把他們安排在出雲城之西,右北平郡與我們出雲城之間的位置,為我們牧馬。

中國官吏向來都是對外軟弱,對內野蠻,有他們在出雲城與右北平郡之間作為屏風,官員們就不會來騷擾我們,我甚至希望朝廷因此而發現不了我們。

為所有的部族勇士包紮後,我連夜召來高山,與他商議部族的事,我們要求部族組成一個商隊,由我們提供車馬、5名財務人員、50名士卒,部族人出兩名長老150名勇士前往草原收購羊毛與牛馬,收購的羊毛由我們加工成毛氈。每趟我們付50石糧食、100斤鹽、120兩金子的酬勞,由帶隊的長老負責支配。我相信,跑過幾趟生意後,獲得利益的長老就不會再反對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