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十四節 兩大客商(1 / 3)

隨後的日子裏,我待在公孫府安排遷移流民,同時發瘋的練習馬上步下戰鬥技巧,要在這亂世爭一席地位,我必須先強大自己。

隨著我的瘋狂,王越也常常喊受不了,因為不管白天黑夜,隻要我想到好招式,就會衝進他的房間,把他拉起來和他試招,絲毫不顧忌他師傅的身份,要不是他不停地從我這收到小禮物,我估計他早就不幹了。

就這樣,我們過了一個月,收到禮物,回到洛陽的左豐,傳達了朝廷的詔命,準許幽州自設屬國,建立流民屯寨,安置流民,我這個漢室宗親也被任命為暫代國主。

東漢時代,對於“國”的概念與現在不同,所謂“國”,不過是相當於一個小縣的的麵積。國主也不過是一個虛銜,既無官員任免權,也無治理權,隻可在國內收稅而已。但由於左豐收了我的大禮,聖旨上準許我這個國主自選官吏,治理國內。

或許,在他們看來,兵凶戰危的遼西郡,郡吏全部戰死,我派出的劉渾部族四下騷擾,阻斷道路。官員無法上任,至今仍無人願意擔當遼西郡太守,在這個凶險之地立國,不過是早晚國破家亡而已。但能夠不花一分錢,把幾萬流民推出去,實在是一筆好買賣。當然,如果我們最終站住腳跟,那這塊肥肉會有很多人來搶。

奇怪的是,劉虞並沒有免去我的兵曹從事職務。這就成了一個怪現象,我以國主身份擔任幽州一個小官吏,一份比二百石的小吏。但我想,這或許又是左豐的功勞,還不如說是水晶琉璃杯的功勞。

不過,幽州的所有政事我卻無法過問,士卒也不能統領。望著城頭上樹起的我的軍旗,我常想,也許幽州需要的,隻是一麵我的軍旗。

獲得立國的詔命後,我心情開朗,立即邀請王越,到酒樓慶祝。本打算順便叫上劉虞,可他忙於安撫異族不在幽州城。隻好帶上公孫瓚的兒子公孫續,來到幽州最大的酒樓“望遠閣”。酒樓老板到也知趣,把我們安排在二樓廂房。

酒過三巡之後,王越公孫續都有點興奮,頻頻向我舉杯祝賀,可惜我對這個酒不敢恭維,三國時代,酒並沒有好好過濾,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一杯濁酒喜相逢”。這種酒載喝的時候需要用茅古過濾,這茅古也就是向日葵莖杆內的白色芯。想象一下,這樣每喝一杯就要等半天,過濾完的酒又需要吹開杯子上的白芯,才能飲用,那什麼興致也沒了。

我突發奇想,建個酒廠,一定能掙錢,又能樹一個百年的美酒品牌。

正當我像喝藥一樣的喝下第四杯酒時,廂房外響起了店夥計的扣門聲,隨即,不等我們招呼,兩張臉伸了進來。

“玄德,果然是你,我們聽店夥計說你在此,冒昧來訪,你不會怪我們吧?”沒等我回答,這兩個人就擠進了廂房。

誰?我跟他很熟嗎?

突然間,我想到了原因,我猛然驚出一身冷汗——看來不是我跟他很熟,而是劉備跟他很熟。我居然忘記了我不是劉備,我隻是個劉備的扮演者。

這是我來三國以後,最大的挑戰,在遼東首次見公孫瓚時,由於公孫瓚是個誌大才疏的人,也由於公孫瓚和劉備的關係,使他不及細想,就給我來了個熊抱,這讓我省去了自我介紹。

但此人顯然和劉備關係不淺,會是誰那?我心中如電閃雷轟,想著如何解決這事。

王越此時已酒精上頭,見我沒有表示,仗著他師傅的身份,瞪得醉眼喝道:“你們是何人,為何闖入席中”。

闖入的兩人見是坐在上席的人問話,立刻恭敬的回答:“我等二人是涿縣客商張世平、蘇雙,此來幽州經商,壯士何人?”

那一刻,我頓時欣喜若狂,連王越與他們的說話聲也無暇去聽,張世平、蘇雙可是涿縣有名的客商,曆史上,劉備在黃巾起事後招募軍隊,就是這個張世平、蘇雙給讚助的馬匹和镔鐵,劉備的雙股劍,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張飛的丈八蛇矛都是由他們讚助的镔鐵打造的。據說這兩人在劉備母子孤苦無依時,也常多加讚助。

這樣的好商人,也正是我所需要的,出雲城各項工作已走上正軌,但一直以來,我們不敢向國內大量銷售貨物,就是怕引起別人注意,反而讓官宦認為這是塊寶地,蜂擁來此作官,那我們就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不過,有了張世平蘇雙兩人,這一切就變了。我們的直接出口貿易,變成轉手貿易,而這兩人與劉備關係親切,隻要作交易時加上保密要求,相信與公與私,他們都會為我們隱瞞出雲城這個大貨源的。如此一來,出雲城豈不打開了國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