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過立法之權出自元老院,你們當中誰願意提出此項議案,爭取立法。”在座諸位一同表示願意連署此案。
此後,管寧等人在立法的討論中,倒是與鄭渾親近了很多,有管寧這樣的人作楷模,我相信,儒人會慢慢的開始尊重工匠,尊重技術。
我讓蘇雙帶回來的信中,我布置了兩件事。
一件是銷售給蘇雙貨物的問題,另一件是要求出雲城迅速2000武裝鐵甲騎兵,組織3000民壯的事。此次回到城中,我發現由於出雲城很富足,所以迅速的武裝了3000鐵甲軍,每個鐵甲軍士配三匹馬,3000韓國民壯也組織起來,進行了簡單的軍事訓練。800輛大車即將完工,其中300輛車上裝備了三弓床弩,弩臂上帶三個滑槽,可以同時射出三隻箭的大型弩弓,軍用物資也準備就緒。
我想,是時候救援公孫瓚了。
留下管亥通領隊伍,以整軍備戰,我帶著劉洪前往幽州。可憐,真實的劉備在三國中身邊不缺猛將,而我身邊可以算得上是猛將的就管亥一人。
此時,劉宙正隨著蘇雙張世平輾轉各地,他的任務是沿途繪製地圖,描畫地形,為我們今後在三國的戰鬥做準備。
而陳永正在薊縣蓋飯館,我準備在此設立一個情報機關,王誌來往韓國做買賣,劉凱正在公孫瓚身邊戰鬥。猛將兄,你們都到哪裏去了?
人心苦不足,既得隆又望蜀。想想我來三國沒多久,身邊有了管寧等一批文人輔佐,應該知足了,可我總是不停的製定計劃,不停的向前趕。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來到公孫府,向王越問安後,我來到公孫續的房間,詢問我走後可有人來報訊,可有公孫瓚的消息,公孫續在我最近連續的啟發下,也開始有點擔心。
“父親此去怎麼會一點消息都沒有哪?”他開始問。
“沒關係,我這就前往州牧府,詢問一下可又訊息。”我安慰他。
走出公孫府,我站在大街上發了半天呆,該怎麼向劉虞開口,實在是個難題,慢慢的,我一步步走向劉虞府,腦袋裏緊張的思索著如何開口。
現在,劉虞正在安撫異族,每天接見無數的異族頭領,許諾、誘惑、讓步。在朝廷看來,隻要幽州安定,則一切可以商量。
真的可以商量嗎?我知道,在幾十年後,休生養息完畢的異族,將大舉撲向中原,以漢族青壯為奴,以婦女為婢,以中原大地作為他們的牧馬場,中原籠罩在一片膻腥之氣下,至少200年。200年啊,漢代,一個人的生命長不過60年,這是一個爺為奴、子為奴、孫為奴、再為奴的時代。對待他們,中庸之道真的是可行嗎?
想起曆史上,大英帝國把印度次大陸、美洲、非洲踩在腳下,沒見到有何懲罰,反而因此強大,西班牙消滅了整個瑪雅文化,不見的因此崩潰。張伯倫對希特勒綏靖政策反而招來恥辱。和柔政策真的很好嗎?我懷疑。我們漢民族嫁出了一個個女兒,去和親,也不見的因此減少了異族的ling辱。
縱觀整個中華曆史,自漢以後,不過是一次次被異族征服的曆史,漢以後是南北朝的異族入侵,打走了異族建立了隋唐兩朝,安史異族之亂又使唐朝衰落,其後是五代十國的的大混亂,剛出現個北宋有統一的征兆,接著又是南宋和遼、金、西夏的對峙,最後宋朝又被蒙古征服,建立元朝,好不容易擺脫了異族的統治建立了明朝,又被另一個異族征服建立了清朝。
每次被征服時,我們的科技水平,政府體製都比遊牧的征服者先進,可為什麼一次次我們被征服。我絕不相信,異族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那我就隻能在指導思想上找毛病。我們的思想上生了病,而且病得不輕,一個老是不想著去征服、去奴役、去掠奪,隻想守城的民族,一旦別人的力量大過你,等待你的命運隻有毀滅和被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