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吳用身陷應天府(1 / 2)

話說楊誌聽了來人敘述,便心生疑惑,便問道:“兩日前吳用在東京城外被人陷害,你如何能如此快趕回來?”

那人拱手說道:“我運起神行之法,可日行八百裏,東京距此連上歇息,便也是一兩日的功夫。”

楊誌大喜問道:“兄台莫不就是江湖人稱神行太保的戴宗?”

那漢回道:“正是小人。”

楊誌道:“灑家素聞江湖上有神行太保戴宗,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戴宗回道:“將軍謬讚!”

寒暄幾句後,楊誌便切入正題問道:“戴宗,你和吳學究也是舊相識,他為人謹慎、做事周全,不像灑家是個直脾氣,緣何會在東京害了官司?”

戴宗說道:“說來話長。那日我替知府大人蔡德章差往東京給那蔡太師送去家書,送完家書後,家仆說蔡太師不在家中,便讓我再等上幾日,拿了回信之後再走。我便再東京留了幾日。一日外出,好巧不巧,竟在遇見了學究先生。我隨同學究去了勾欄瓦當消遣了幾日,等到事情辦妥,便相約結伴而行。”

“我二人至應天府地界,卻遇公人巡捕。細細打聽這才得知,是金人要進貢給當今聖上的一個紫金八寶夜光壺被人盜走。

高俅高太尉令人四下嚴查,但不見蹤跡。

那公人見學究出手闊綽,便將他羈押了起來。這種事情倒也常見,本是使幾個銀子便能辦妥的事情,可偏偏公人之中在學究的包中搜出了幾封與山寨往來書信,由此斷了學究先生為賊寇。我上下使通銀錢這才見了學究一麵,學究囑咐我前往梁山泊,務必請頭領相救則個。”

眾人聽完戴宗所說,皆都一言不發。

楊誌沉吟片刻後問道:“如今學究關在何處?”

戴宗說道:“待我走時,仍在應天府關押。我走時使下銀錢,囑托幾位官差照料,想來短日內暫無性命之憂。”

晁蓋聽聞,連連說道:“哥哥,私通賊寇乃是重罪,若是罪名坐實,學究先生怕是有性命之憂。我看眾兄弟不如一同下山,打了那應天府,將學究救出來。”

晁蓋此言,贏得眾好漢讚同,眾人摩拳擦掌,紛紛揚言要下山打下應天府。

楊誌見眾人如此慷慨激昂,自知如若不設計救下吳用,勢必招致眾人嫌棄,也必冷了眾兄弟的心。

略微思索後,楊誌便道:“大批兵馬下山不妥。且不說咱們離那應天府山高路遠,便是去了三五千人,也不一定能救出學究。灑家來看,需挑選精壯士兵幾十人,隨灑家一同前往,巧用計策救下學究先生。”

聽聞楊誌此言,眾人皆都交頭接耳直言不妥。

林衝拱手說道:“哥哥貴為山寨之主,隻帶二十餘人下山辦事勢必危險,小弟願替哥哥前往。”

董平、劉唐等人也皆都上前直言,說是願替楊誌去救吳用。

楊誌卻說道:“諸位兄弟不必多言,學究乃是灑家派去,如今遭此橫禍,必然由灑家來救。灑家從你們中選出幾人跟隨即可。”

這話一出,眾好漢也都毛遂自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