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楊誌等人進入死牢,劫了吳用出來後,便遇到了城內戒嚴調兵的信號。
楊誌詫異,這應天府駐軍如何軍令動作如此之快,按說此時實行文武官員分別統領製度,應天府的兵馬都統製並無調動軍隊權力,楊誌算來,等到對方知曉,便是半天之後,沒想到應天府調動如此之快。
比照原先計劃有變,楊誌隻得作出改變,他令李逵為頭,掄起板斧帶著眾人朝著城外殺去。
卻說那黑旋風為了在楊誌跟前表現一番,便頗為賣力。他渾身是血,掄起兩板斧,朝著城門外廝殺,背後便是楊誌、林衝、劉唐、魯智深等人。
但見李逵異常驍勇,兩手板斧左右橫飛,頃刻間數十個小兵便被削去了腦袋,赤條條的李逵早已渾身是血。
其餘眾人跟在身後,眾好漢齊聲呐喊,揮舞著手中兵器,前來迎敵。
此時,見城牆上旌旗翻滾,人馬走動,城外晁蓋便知道城內已有動作,他當即引了八九十個悍勇壯健小嘍囉,奔著城門殺將而來。
那城門上的官軍隻是接到了提前戒嚴的軍令,並不知曉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尤其是應天府毗鄰東京,往日來一向安定,並沒有什麼大的匪患,守城官兵多有懈怠之心,因此並無十分準備,隻倒是尋常演練。
甚至有不少官軍尚未到崗,到崗的也隻是懶洋洋的,甲胄不披全,武器也沒帶。
哪知道片刻之後,那晁蓋便領著一群悍勇壯健的小嘍囉殺了過來。
晁蓋手持樸刀左右砍殺,其餘小嘍羅皆都是凶狠之人,頃刻間便殺得那官軍屍橫遍野,血染城牆,直殺到應天城下。
頓時,城中大亂,往來官軍和梁山好漢廝殺一團,楊誌等人在李逵的衝殺下,趕至城牆下,終於和晁蓋彙合。
眾人彙合之後,一起衝殺出了城門,這邊楊誌已經差人在城外備好了馬匹、騾子,眾人換上腳力好的馬騾,朝著東方疾馳而去。
一行人不敢停歇,連向東行了百十餘裏後,眾人見四周不見官軍蹤跡,便停腳暫歇。
梁山一行好漢人數眾多,自然不能去客棧居住,可連日征戰,再加上近日趕路,一路饑渴勞累。但見不遠處有一破廟,楊誌令令人放出崗哨,其餘人則上山暫時歇息。
破廟雖大,卻已經幾近荒廢,眾人砍伐荒草,收拾屋子以作暫時之居。
吳用感激涕零,麵對楊誌拜了又拜,說:“今番吳用遭此橫難,全憑哥哥大義搭救,感激涕零,無以為報!”
楊誌趕忙上前攙起吳用,便說:“都是自家兄弟,理應如此,何足道哉!況且救你是眾兄弟的功勞,並非灑家一人。”
席間,眾人整理破廟,將那破門板拆下來用來當床,其後眾人都各自回房裏暫歇將養,整理衣服器械。
當晚,眾人歇息半日便覺得肚中饑渴,李逵見道,便提起板斧下山說要找點吃食。
不消片刻,但見李逵在一個破甕中煮肉,眾人聞到四處香氣四溢,便要分而食之。
李逵轟開眾人說道:“去去去,這是俺給楊誌哥哥弄的,你們要是想吃,自己去尋。”
眾人見李逵那般魯莽,也不好多問,便詢問緣何有這肉從何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