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楊誌聽得那人所說,便又問道:“此地都是此等情形,見那人一家窮苦寒酸,便心生憐憫。他央人拿出幾塊碎銀,交到那人手中道:“你這一路去南京,雖說路途不遠,卻並非坦途。收下這些,路上當個盤纏。”
那人一家見後,感激涕零,那漢子起身便拜,楊誌慌忙攙扶起那漢子說道:“大可不必如此。”
漢子聽完,淚如雨下,不知所言。
楊誌又問及靈璧現在情況,那漢子便說道:“此地周遭已無人煙,莫非也是跟那征收奇石有關?”
那漢子將此間種種,都一一細說,他最後哀歎說道:“此次征收奇石的乃是蔡京侄子蔡禮,這人為討好上司,橫征暴斂,弄得是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再加上又遇上這災荒年,自然是不少人流離失所。”
楊誌聽後說道:“看來此地的確遭遇饑荒,隻是為何不見官府賑災?”
林衝道:“這州縣府吏都是碌碌無為之輩,自然不會關心百姓死活。”
說得此言,眾人也都是義憤填膺。
楊誌道:“既是如此,我等不如在此地將咱們梁山威名打出來。來呀,先去城中刺探,看縣中的糧庫是否充盈?如若充盈,我等將開倉放糧,也賺得百姓名聲。”
楊誌提出此等建議,眾人自然不再多說,隻是林衝說道:“哥哥,此地離應天府不遠,如若我們在此舉事,難免抽不開身。”
楊誌卻道:“正是如此,方能彰顯梁山威名。諸位兄弟都依照灑家計策行事,不光要開倉放糧,灑家還要拿下蔡禮人頭。”
眾人聽後皆都摩拳擦掌,楊誌吩咐完之後,便令眾人四下歇息,第二日便下了山,直奔著靈璧趕去。
抵達靈璧縣,楊誌等人兵分數路,由他和化妝成商人入了城。
其間行路,雖然並非十室九空,但也不見什麼人煙,路上隨處可見拖家帶口、滿臉蠟黃的討飯災民。
楊誌心生憐憫,他拿出閑散的銀子四處周濟窮人,走到最後城內的時候,身上的銀兩已經散盡。
行至城內的時候,但見又有不少行乞者,路遇少年兄妹二人街頭賣藝,那二人生得是甚模樣?
但見耍棍少年約莫十六七,身長七尺,方臉寬口、劍眉星目,赤膊上身,手使弄一根齊眉短棍,耍的是虎虎生風。
另外一丫頭年方十五六,手反托著鑼鼓,到眾人跟前央求打賞。
然而圍觀者眾,施舍者寡。
楊誌便對劉唐、魯智深說道:“灑家身上銀兩都散光了,你們且有錢財,打賞一些便是。”
魯智深劉唐二人毫不含糊,掏出碎銀,一股腦地叮鐺鐺灑在鑼中,引來不少人側目。
那丫頭見人如此大方,連忙下拜,魯智深卻擺手說道:“何至於此,要謝便謝我家哥哥。”
那丫頭著手準備謝楊誌,楊誌卻道:“同是天涯淪落論人,灑家也曾流落街頭賣刀為生。你們兄妹二人不必介懷,收下便是。”
那少年拱手問道:“敢問好漢大名,日後也以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