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曹彰欲動刀兵(2 / 2)

曹彰聞言大喜過望,“好,實在是太好了。劉封不在駐地,那便少了許多威脅。”

隨即開口向一旁最具威望的謀士之首,太傅賈詡恭敬詢問道:

“朕想要禦駕親征,一統天下,以彰顯我大魏天威,震懾四方臣民。依太傅所見,我大軍主力是先攻取蜀漢呢?還是先討伐東吳?”

“陛下,”賈詡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種深沉的滄桑感,“依臣之見,此時並非動用刀兵絕佳時機也。若陛下非要用兵,則大魏一統天下之機在東吳,而非蜀漢。”

曹彰聞言一愣,他並沒有料到賈詡會如此回答。

要知道,大魏與蜀漢荊、益地域相近,此前兩國間連年征戰,略有小敗。而東吳地處東南,水軍強大,又有長江天塹,攻取極其不易。

但賈詡接下來的話,卻讓他茅塞頓開。

“劉備乃當世梟雄,漢中、荊州之戰連勝連捷,兵鋒正銳,更兼諸葛亮善能治國,不可舉兵輕動,以臣觀之,諸將之中,皆無關羽、諸葛亮之敵手。雖以陛下天威臨陣拒敵,亦未見有萬全之勢也。”

“而反觀東吳孫權,雖能識虛實,但並不知兵,副都督陸遜自今都未重獲重用,勢必兵力空虛,或可圖謀取勝。”

曹彰默然,眼前一亮,頓時來了興趣。

賈詡的話雖然直白,但卻深深地觸動了他的內心。大魏想要一統天下,東吳確實是一個必須要麵對的難題,而此時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好!朕心意已決......”

“陛下,”一個聲音打斷曹彰下令,正是尚書令陳群,“臣以為,即便時機難得,此次與東吳交戰,我軍勝算也不會太大。”

“東吳隔江泛湖,易守難攻,而我軍不善水戰,如若跨江作戰,糧草勢必供應困難。如若蜀漢一旦在此發難,該當如何?”

曹彰微微皺眉,目光轉向陳群,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悅:“陳尚書,你是認為太傅判斷有誤,還是覺得朕的決策有誤?”

陳群急忙跪下,叩首道:“臣不敢。隻是臣認為,戰事關乎國家安危,不得不慎重。”

曹彰沉默片刻,然後緩緩開口:“眾位臣工,你們怎麼看?”

殿內一片沉寂。眾臣麵麵相覷,不知如何回答。

這次與東吳的交戰,看似是兩國之間的爭鬥,實則背後涉及到諸多勢力的博弈。戰則勝負難料,敗則影響頗大。

“陛下,”這時,一位身著甲胄的將軍走上前來,“臣認為,賈太傅與陳尚書所言都有道理。戰與和皆有利弊。但作為武將,臣誓死保衛國家,開疆拓土,決不退縮。”

曹彰看著這位將軍,眼中閃過一絲讚許。此人正是右將軍,逯鄉侯徐晃,乃是大魏的名將,曾多次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