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起源(1 / 2)

我一直在爭一口氣,爭一口所謂自己的氣。但我不知道什麼是爭氣,自己在爭什麼氣。原本就是細雨微風,又何來的綠肥紅瘦?

北平,在很早以前北京的叫法。在古中國時候,很多的帝皇都把皇宮建在了北平。可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才,北平最終成為了帝王們的棲息之地。就在離北平不遠的一座大宅戶裏麵,住著一位赫赫有名的楊老爺子,雖然比不上列祖列宗的功勳,但這楊府上下任何一個人,在當時的北平都算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大爺、大娘,和您打聽個人”

“大嫂子,和您打聽個人”

“來來來,小孩,跟你打聽個人”

在北平,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婦孺皆知。楊府、楊老爺子,已經成為了北平的一個標誌。

至於楊老爺子的家人,那也是在北平出了名的人物。楊魯氏,楊老夫人。從來沒有架子,和楊老爺子一樣,樂善好施,幫助窮人。唯一不得人意的,就是子嗣不少,卻沒一個立住的(存活下來)。後來聽人說有天夜裏楊府來了一個瘋老道,直嚷嚷楊老夫人有喜了,生了個三胞胎。氣急敗壞的楊老爺子讓下人把瘋老道趕走,卻發現府外根本沒有人,黑漆漆的什麼也看不見。但話聽得真切,愣是把大家嚇得夠嗆,灰溜溜的回了各自的房間。

說來也巧,就是那年,北平出了一件大事。楊老夫人真的生了,生了個三胞胎。在當時,這三胞胎可是北平第一件奇事,別說生下來,就是這孕者不被憋死已是件好事,更何況楊老夫人母子安好,你說這事奇怪不奇怪。可是楊老爺子楊老夫人並不覺得奇怪,老來得子,全府上下,好不喜慶。楊老爺子和楊老夫人親自去請當時頗有名氣的呂秀才為三個孩子取名,並備以厚禮。至於呂秀才,年幼時父親參加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英勇就義,剩下孤兒寡母多虧楊老夫人照顧,才有今天的名氣,為其恩人兒女取名自然是義不容辭。

楊老爺子長女名為楊鱻,三魚而落,寓意楊大小姐吃喝不愁,富富有餘。次子楊焱,三火而落,五行火為才學,寓意二少爺才識淵博,能考取功名。三子楊淼,三水而落,寓意三少爺鍋滿缽足,錢財不斷。恰好楊老夫人一生三子,取名又是三個字疊在一起,甚是讓楊老爺子誇讚。

楊老爺子夫婦老來得子,真是含在嘴子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了,就連這楊管家和奶娘都不讓近身這三個孩子。這不,三個孩子在楊老爺子夫婦的悉心照顧下慢慢的長大成人了,年方二十,就已成了北平人人敬仰的三個孩子。

楊鱻隨舅父去上海學習經商三年,回到北平幫助父親打理自家糧田。生意上雖然精細的很,但生性隨得老夫人,經常開設粥棚,施舍難民。長得落落大方,自然是少不了這愛慕之人,提親的人快趕上北平最熱鬧的廟會了。次子楊焱,爭得楊老爺子同意,拜呂秀才為老師,得到呂秀才真傳,年方二十便寫得一手好文章。趕上逢年過節,辦廟會的時候,都會請楊焱提筆賜字。無論是富貴人家還是窮苦百姓,從來不會收取人事(錢財),深得百姓的愛戴。至於三子楊淼,生得五大三粗,喜歡舞槍弄棒,自小隨父親學習武術,得到楊老爺子真傳,隻要看到不平的事,不講理的人,或是有人告訴他,都會為挨欺負的人去評理,哪怕是自己的父親欺負別人,楊淼也是仗義執言。隻要老百姓安穩,向來不管對方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