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名為燚朝的古代世界,如今雖然比不上鼎盛時期,當今憑著祖宗積攢的基業,百姓的日子還算得上太平安康。
原主淩扶桑,出身於名廚之家,原主父親淩方謙更是憑借驚人的天賦成為了尚膳監的禦廚之一。
淩方謙人品貴重、年輕有為,得到了光祿寺少卿柳大人的賞識,將愛妾所出庶女嫁給了他。
婚後兩人舉案齊眉,琴瑟和鳴,第三年誕下一女,視若珍寶,故取小名寶姐兒。
幸福的日子在原主六歲那年隨著父親的突然離世戛然而止。
一天,淑妃午膳過後一個時辰,便覺得腹痛難忍,竟落了紅。
經太醫診斷,淑妃竟已有孕月餘,流產原因不外乎是接觸了活血化瘀的物件,或是誤食了寒涼的食物。
事關龍裔,上下排查一番,最後結果是因淑妃午膳食用了原主父親所做的蟹橙釀才導致的流產。
皇上得知此事後將有幹係者通通懲處了一番,其中就包括原主的父親。
隻是無辜受牽連,原以為隻是杖責後不再做禦廚罷了。憑借原主父親的手藝,根本不愁生計。
偏偏屋漏偏逢連夜雨,原主父親沒等杖刑結束便斷了氣,人抬回來的時候背部連帶著下身,和內衣粘連在一起,一片血肉模糊。
原主的母親柳氏見狀立刻昏死了過去。醒來後,一向溫婉重禮的柳氏嚎啕慟哭,三日水米未進,哀痛至極,在丈夫靈前披麻戴孝,攜著二人唯一的愛女哀泣靈前足足七七四十九日,聞者無不動容,感念其夫妻情深。
柳氏雖為官宦人家出身的閨秀,家中對之教導也僅限於後宅內院。
父親兩年前病逝,生母以為家中祈福為由,主動去了寺廟清修。
發生如此巨變,孤兒寡母,又無兒子傍身,燚朝對女子又一向嚴苛,女子若是在夫死後守節,夫家宗族可一直贍養女子直離世。若是改嫁,嫁妝一分不得帶走。
對所出後代,兒子可在成年後繼承父親所留遺產;若是女兒,隻撫養到其嫁人,填妝補些嫁妝即可。
夫君所留遺產,除了少許贍養女子的費用,扣除官府辦理資產的官費,其餘皆歸家族充公。
無奈之下,柳氏為了給自己和女兒一條活路,隻得安安分分守在淩家,靠著自己的嫁妝和微薄的贍養費看淩家二房的臉色過日子。
當年給大哥相看時,淩方序也對柳氏一見傾心,可因著長幼有序,在父母的淫威下淩方序隻得按下心中的心思。
大哥意外離世,淩方序成為淩家手藝的傳承人。
看著孤苦無依的嫂子,再加上淩方序的憐惜思慕之心,有意無意的靠近,使得淩方序的妻子胡氏開始懷疑兩人的關係。
中秋家宴結束,微醺的淩方序支開下人,在柳氏回房的去路攔住了她。
柳氏不是沒有察覺到淩方序的心思,因而盡量與他保持距離。
“天色已晚,小叔怕是吃醉了酒不認得路了,我這就叫門房領了小叔回去吧。”
見淩方序直勾勾盯著自己,那隱忍又複雜的眼神嚇得柳氏隻想離開,卻不想被淩方序一下子拉住。
柳氏麵上佯裝淡定,心下卻慌得不行。此舉若是被人瞧見,她便是跳湖也洗不清這一身糟汙了。
淩方序卻愈發得寸進尺,雙手牢牢抓住柳氏的肩膀,令她掙脫不得。
“小叔,你吃醉酒了,快清醒些,放開我。”
“你知道的對不對?”
柳氏怒目而視:“你在渾說些什麼?什麼知道不知道的!你趕快離開,我隻當做什麼都沒發生。”
淩方序激動道:“憑什麼你們眼裏都隻有大哥!隻因我年歲比他小,就該處處落他一步!
憑什麼父母健在時,對大哥就是寄予厚望,對我就是隨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