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裴頌年親力親為,嚴格把控每一個流程。自己親自跑工廠,一趟趟和底下的負責人交談。自己親自查看每一版的麵料,認認真真地修改每一個細節,也一次次的和版師不厭其煩地磨合。

在這個過程中他需要不停地來回在不同地方跑,有時候天不亮就要出門,沒時間吃飯幹脆在路上吃。短短幾個月下來,他瘦了好多。

也終於明白了當初那些設計師的“強迫症”是怎麽來的。他當然希望最後呈現的效果能夠達到自己想象中的樣子。如果草草了事,是對他自己,也是對他作品的不負責。

中間小易都說,找這麽久都找不到他想要的那種麵料,不然就定之前那版算了,還說他自己感覺很好看了,設計還很新穎。

可裴頌年不願意。

最後在他的如此堅持不懈的尋找下,還真做出了他想象中的效果,甚至比他想象中還要好一點。

而這樣精益求精所帶來的後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品牌的質量好,版型好,設計好,又有他原來的名氣作為支撐,做也還算可以。

差不多三年的時間便步入正軌,逐漸打開市場,裴頌年也稍微可以鬆一口氣,他的三十歲,就那麽悄然地到來了。

中間忙碌的間隙,裴頌年偶爾會想起衛燁。

雖然之前自己和他的事情被隱藏得很好,但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不透風的牆。何況圈子就那麽大點,有什麽風吹草動,就算別人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麽,也隱約可以猜測到一二。

哪怕他和衛燁並沒有被正式證實,但也架不住其他網友的腦補和猜測,因此他和衛燁之間還是有一些花邊新聞。

還有懷疑裴頌年的性取向之類的,畢竟在衛燁消失以後,裴頌年一直都是單身,他們猜測他是不是在等衛燁回來之類的話。

“………我,看到了。”裴頌年和助理在車裏交談著,他們那會兒正要趕去外地的一個展廳,“不用管。”

“啊,不用對此進行回應和澄清嗎?”

“其實這個消息從衛燁出國那年就有了,現在都七年過去了,還沒消停過…我覺得可以適當澄清一下…這樣…”助理正說著,突然頓住,“裴哥…你不會…真的在等衛燁回來吧?”

“………”裴頌年沒回答,他看了看窗外的環境,知道快到展廳了,“嗯,到了。”

裴頌年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在等衛燁,但自己的確偶爾會想起他,想起那個充滿熱情的年輕人,想起那時的衛燁多麽喜歡黏著自己,無論自己去哪裏,無論自己手上在做什麽,他都要跟著,要抱著。

想起那會兒衛燁脾氣不好,明明在別的人麵前都有一種大少爺脾氣,對其他人呼來喝去。也隻有在他的麵前,他又變得溫順無比,像換了一個人。